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衛教週刊》尿失禁

【字號】    
   標籤: tags:

會有哪些狀況?

定義

尿失禁是指小便在不由自主,或不受控制的情形下,由尿道口溢漏出來,不論男女老幼都有發生的機會。根據國內調查報告指出,65歲以上的人口,罹患尿失禁高達28%,社區居家老人尿失禁的盛行率亦達15%,其中以年長女性居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臨床表現

它不是單一的特定疾病,而是不同病因在臨床上的表現,譬如:年長的婦女因頻尿擔心外出如廁不便,不敢出門旅行。生產後的婦女,只要一打噴嚏,尿液就會流出;也有老人家每當要小便時,往往來不及走到廁所就會尿在褲子上。為了減少小便次數,口渴了也不敢喝水,甚至引發脫水及泌尿道感染等健康問題。因此尿失禁雖不至於造成死亡,卻對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無論工作、社交、運動及性活動等都可能受到限制,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造成原因

溢出性尿失禁常覺得膀胱脹卻沒有辦法完全把尿排乾淨、流量細小及滴滴答答等,主要是因為膀胱無法正常收縮(自主神經病變,如:糖尿病患者)或是出口阻力過大(如:老年人的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造成膀胱過脹,膀胱內壓大於尿道阻力而使尿液少量溢出。

應力性尿失禁發生在婦女最多,也是最常見。當腹壓增加,例如:打噴嚏、咳嗽、提舉重物的時候,尿液不自主的流出。90%以上屬於解剖性尿失禁,主要是因為生產時所造成的骨盆會陰部肌肉損傷,或停經後因荷爾蒙缺乏而導致骨盆會陰部肌肉的萎縮鬆弛等情況,使得肌肉、韌帶鬆弛而無法發揮應有的支撐作用。也可能是外傷、骨盆腔手術、放射治療造成括約肌本身功能不良。

急迫性尿失禁男女都可能發生,當您感到尿意,跑到廁所前就忍不住流出來,絕大多數是不明原因,與應力性尿失禁的差別為這個病伴隨強烈排尿感。

功能性尿失禁由外在因素造成,非膀胱和尿道本身功能障礙,若能排除干擾因子則治癒率高。常見原因有:泌尿道感染、利尿劑使用、血糖控制不良、老人行動不便(如:中風及老人失智)、便祕及情緒壓力等。

結果

尿失禁不但有尿味難聞或泌尿道感染,更會對個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功能造成影響。縱使大多數的尿失禁是無法治癒,但都能被治療及控制。

要怎麼預防才好?

1. 不要憋尿,避免便祕。

2. 每天至少飲水或流質東西2公升。

3. 應避免咖啡因、酒精、過鹹或過辣的食物。

4. 戒煙。

5. 若非必要,避免使用束腹等會增加腹腔壓力的約束物。

6. 切勿未經醫師指示,自行服藥。

轉載自《衛教週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