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新:鄧小平「貓論」新解

周宇新

人氣 12

【大紀元10月31日訊】「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鄧小平的「貓論」不但在中國大陸近乎家喻戶曉,即便在國外也廣為人知,甚至登上了赫赫有名的美國《時代》週刊。

照流行的意見,鄧小平的這個說法,意在說明不管什麼辦法,只要能把中國的事情辦好,能讓中國發展和強大,就是好辦法,就可以採用。這種解釋看似理,其實流於表面。鄧說的「抓住老鼠」只是個形象的比喻,它的確切含義到底是什麼呢?

日前看到一篇署名周義澄的訪談文章——《中共黨史的「活字典」——訪中共黨史專家司馬璐》。據作者介紹,時任《探索》雜誌總編輯的司馬璐先生十八歲就加入了中共。在延安時,司馬璐曾聽過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王明、張國燾的課;在重慶時,他曾受命於周恩來、董必武;是陳雲讓他離開延安,躲開了「整風運動」的殺身之禍;是章伯鈞介紹他加入民盟,使他走上了「第三條道路」。他擁有大量中共黨史的第一手資料,寫過許多研究中共黨史的專著,因此被人稱為中共黨史的「活字典」,連中共當局都要出錢購買他的這些著作。

這樣一位早年曾經加入過中共,與多位中共大佬打過交道,對中共可謂知根知底的黨史專家,對鄧小平有著十分獨特精到的見解。當周義澄問他,「您說鄧小平左右反覆過好幾次,能不能說的具體一點?」他答,「在立三路線時期,鄧小平是左派;王明路線時,他又被稱為右派,當時毛澤東也是右派,一起受周恩來、陳毅的整;肅反時,鄧又被稱為左派;抗戰時,鄧執行王明的『一切通過統一戰線』的路線,又被稱為右派;五七年反右時鄧很積極,毛澤東還表揚過他,他當然是左派;文革時,他是第二號最大的走資派;『四人幫』倒台時,他上書擁護華國鋒,得以復出,其後又批評華國鋒的兩個『凡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鄧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發揚民主』,三個月後,他又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所以,我認為,鄧小平的歷史,是時左時右的歷史。時左時右,套用鄧的『貓』話來說,叫『不管左派右派,抓得住共產黨政權的就是『實事求是派』,『革命派』。」

讀罷司馬璐的這段話,我不禁為之拍案叫絕,把「抓住老鼠」與「抓得住共產黨政權」聯繫起來,司馬璐不愧是研究中共的著名專家,眼睛毒啊!。

瞭解共產黨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別看它的綱領和口號花裡胡哨,兜售的玩意不少,但它最看重的其實就兩個字:政權!在未當政時,一切是為了奪取政權;當政後,一切則都是為了維持和鞏固政權。因此,在中共的眼裡,什麼才叫把中國的事情辦好?最重要的不是發展經濟,增強國力,改善民生,而是把政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其它一切都是為這個目地服務的,也只有當這一切有利於鞏固共產黨的政權時它們才是有意義的。換個角度講,在中共看來,什麼才是中國的發展和強大,首先是它的的政權得發展得強大,其它的一切都是次要的,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展開的。

不信我們就來盤點盤點中共近三十年的所作所為!文革後,毛時代以閉關鎖國、計劃經濟等為代表的一系列中共國策相繼被鄧小平等新一代中共首腦所拋棄,取而代之的是以往被中共視為資本主義的引進外資和市場經濟等,甚至連當年作為「革命對象」被打翻在地的資本家如今也成了共產黨的座上賓和發展對象,變化之大,恐怕沒有人不歎為觀止的。但大家發現沒有,這三十年來有個東西不但始終未變,而且還一直在被不斷地「加強和改善」著,那就是「黨的領導」,說穿了也就是中共對政權的壟斷。在這個關鍵問題上,鄧小平與毛澤東的觀點和做法可謂毫無二致,完全相同。

由鄧小平開啟的所謂「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光輝歷史」再有力不過地證明,儘管當共產黨遭遇生存危機時,往往都會調整甚至大幅度改變原有的方針政策,但它永遠都不會也永遠都不可能放棄對政權的壟斷。所以,不管白貓黑貓,只要能維持和鞏固共產黨的政權,就是好貓,就是好辦法,就可以採用。進而言之,不管共產黨採用什麼辦法,不管實行的是毛澤東的那一套,還是鄧小平的這一套,目地都是為了維持和鞏固它手中的政權。這才是鄧小平「貓論」的精義所在,才是它背後的潛台詞。

明白了這一點,那些至今還在幻想共產黨會實行民主自由的人們,該腦筋轉彎了吧。@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阮銘:鄧小平帝國的邊疆政策
高翔:讓我傷心流淚的國殤
阮銘:自由的追求與毀滅
王金丁:誰是真正的共和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