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敦促各國加強打擊國外賄賂

【大紀元12月10日訊】(美國之音12月9日報導)12月9日是國際反腐敗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這一天呼籲各國採取行動,打擊國外賄賂。

經合組織秘書長葛利亞說,儘管該組織成員國在10年前簽署反賄賂公約後有效遏制了賄賂行為,但打擊國外賄賂仍是當今的一個要務。他在華盛頓一個由國際透明組織主持的會議上敦促在海外經商的成員國公司採取行動。

他說,“每年仍有數十億美元被浪費在行賄上。調查顯示,我們還需要在溝通方面下功夫。很多在海外經商的公司仍然不很瞭解經合組織的反腐敗公約,或者對這方面在商業上的影響認識不夠。所以我們發起這個倡議,在全球範圍提高對這方面的認知度,讓這些公司採取切實措施,阻止它們的僱員和代理進行海外賄賂。”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也借這個場合強調,要加強反國外賄賂行為。他說,公共部門的貪腐行為對商業和消費者都有害,而美國公司因此也蒙受著巨大損失。駱家輝說,“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數據,1994年以來,世界範圍內牽涉政府官員受賄的合同至少有8百宗,合同總額達4千5百億美元。僅在去年,美國公司因拒絕行賄便損失了價值270億美元的合同。賄賂是對誠信經濟和貿易規範的侵害。”

目前執行經合組織反賄賂公約的國家包括經合組織的30個成員,以及阿根廷、巴西、以色列和南非等8個非成員國。商務部長駱家輝稱讚該組織在反賄賂方面的不懈努力。他說,經合組織針對國外賄賂提出的行動倡議不僅將鞏固反賄賂公約的執行,也有利於加強政府間的反賄賂合作,為舉報賄賂提供便利渠道,並將對舉報者提供保護。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敦促各國加強打擊國外賄賂

駱家輝強調,在全球經濟再度蓄勢待發之時,合同競爭和行賄壓力也會隨之上升。他指出,國際賄賂會對經濟增長形成危害,也將損及人民、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福祉。他說,“跨國賄賂對貧窮國家的影響更為緊迫。在那些有貪贓枉法官員的國家,普通民眾卻在為其償付代價。”

駱家輝說,雖然經合組織反賄賂公約38個簽署國已將賄賂國外官員列為非法行為,但許多成員國至今還沒有在國外賄賂方面定過一宗罪。因此,他認為這些國家急需採取進一步的行動,懲治那些在國外賄賂政府官員的公司。駱家輝同時敦促那些沒有相關法律的國家儘快立法和執法,這樣才利於形成一個公平的經濟競爭環境。

相關新聞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舉行最後一天會議
2009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缺乏實質性進展
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結束沒有設定
奧巴馬俄總統商討新戰略武器削減條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