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人生的富足

輕舟隨緣萬重山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

佛家說:「生即是苦」,指的是人生無常,有苦難的意思。

人的生活中所接觸的事務,沒有一項是恆久不變的,生命更是以生老病死來輪迴交替。

人生有苦有樂,有真苦與假苦;有真樂與假樂。

在人生無助與絕望時的苦,這是真苦,在努力與奮鬥過程中的苦,這是假苦;享受不當手段得到的財富與不擇手段去爭取到的權力,這是假樂;讓自己身心由「空」開始,所比較出來的富有,與虛心學習所獲得的知識而能夠貢獻出來給大眾謀利,這是真樂。

有人告訴我:人生的富足有

一、自由的時間

除了必須維持生活所需要的工作時間以外,自由自在的時間可以擴展到最大,這就可以讓自己有時間去做與自己有興趣的事,也許和工作無關,也許和社會活動無關,但是能夠讓自己的身心安詳快樂,擁有自由自在的身心與意志就是富足。

亨利.梭羅認為:「這是具有一種實踐極簡的生活態度,一種享受孤獨的生活哲學,一種反資本主義的的生活理念,重返回大自然的生活模式,做一個現代隱士,或是都市叢林中的苦行僧,讓心靈自由自在,從而讓自己由內而外,可以得到精神與物質上的富足。」

二、不缺錢

生活不是完全只是為了工作,工作也只是生活的一部份。

有人說:「生活中,不缺錢就是富足」。

所謂不缺錢,是指有夠用的錢,讓自己維持必要的生活水準就可以了,當然也不是像苦行僧那般的過著極度清貧的日子。

讓自己維持必要的最低生活水準,是指以節儉僕實的生活條件過活,只消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而不是去購買一堆「想要」的東西,胡亂浪費的過日子。

別讓貪念與奢華的物質慾望驅趕自己,像個金錢的奴隸,永遠在追求那個沉重的負擔。

「節慾」,由節約的生活內涵開始,從而讓自己摒除了物慾,由外而內,就可以得到心靈上的自由自在與生活上的富足。

三、勝任的工作

工作中也可以追求滿足與快樂,除了可以得到金錢的報酬來支應生活費用之外,也可以由工作中的過程與結果中,得到精神與心靈上的滿足。

在工作中的過程裡,運用自己的勞力與智慧,游刃有餘來處理工作中的問題,更由於其結果,讓消費者或是受服務的人滿意,自己就可以得到相對的滿足。

在工作與生活中時時學習,從而讓自己就可以得到知識的富足。

四、付出與施捨

一般人以為「擁有」就是「富有」。

說得沒錯,人們拼盡一生的精力都在追求「富有」, 我們卻不仔細想一下,擁有巨大財富的人,都還嫌錢不夠多,希望多還要再更多,不知足的人自己都不承認「富有」,如何來談「富足」。

惟有已經擁有且懂得付出與施捨的人,才算是「知足」、「富足」。

也就是說,所擁有的物件具有排它性質,例如財富、權勢、愛情等,那就要能懂得付出與施捨的人,才算是享受得到「富足」的真意。

至於擁有或是收藏一些排它性質不大的事物,可以怡情,也可以豐富人生,瞭解到「自由」、「付出」、「學習」、「節慾」,自然就可以由心體會出「富足」與「富有」的差異。

知足常樂。你快樂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的經濟表面上在發展,然而就像企業表面上的銷售、營業收入並不能準確體現這個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必須將其為了取得這些收入支出的所有成本加以品跌一樣,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也既要看可見的物質財富,同時還要看它在資源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付出。按照這樣的邏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進行綜合分析,那麼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就要大打折扣了。 地球上的資源和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這些資源和環境,不是屬於少數人的,而是屬於全人類的;不僅僅屬於某一代人和某幾代人,同時屬於全人類的子孫後代。地球也是一個空間有限,物質承載能力有限的星球,因此其資源和環境的可利用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們在經濟發展中過多地消耗了資源,破壞了環境,那麼我們就等於透支了子孫後代的生存資源,剝奪了子孫後代的生存空間,讓子孫後代失去了生存機會,我們就是扼殺、葬送子孫後代的罪魁禍首,我們就犯下了彌天大罪。至少從經濟學的角度,我們應當將這些透支的資源和空間進行物質折算,從現有物質財富中予以扣減。只有這樣去衡量發展成就,才算公平合理。
  • 一個承受失去妻子的挖心痛苦的父親會怎樣去面對獨自撫養孩子們的巨大挑戰?改編自卡爾(Simon Carr)同名自傳小說的電影《男孩們都回到鎮上了》(The Boys Are Back),以親切感人的細膩手筆描繪了一個家庭的真實故事,體現出了付出與關愛、犧牲與承諾。
  • 因為不知足,便會覺得人人與之為敵,這樣不僅會蒙蔽自性,更遑論如何面對芸芸眾生。
  • 由於價格低廉,中國製玩具深受消費者青睞,占全球80%的市場。在聖誕節來臨的購買峰潮前夕,任職於《良知消費者》雜誌(Ethical Consumer)的杭特(Tim Hunt)在《衛報》撰文,呼籲消費者將眼光轉向關心其暗藏的成本:它對環境深具破壞力,而且社會成本付出極高,特別是遭到不當剝削的中國童工血淚。
  • 我喜愛教學,更要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快樂!我不怕挑戰,不怕付出,也非常願意為我的學生付出,我難道不值這個價位嗎?

    我相信自己,也認同、肯定自己的價值!於是,我不斷找到認同我、肯定我、支持我的家長!而且我做到了!

  • 每個人都曾經有過一個或多個夢想或理想,大多數人只敢作夢,不敢堅持、甚至不敢嘗試去追逐、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這個看似平凡卻不凡的人生過程中,人們大多在放棄中得到,在付出中享有,在苦淚中收割,在得到與失去之間,在堅持與放棄之間,這些人經歷了什麼樣的過程,學到什麼樣的教訓?
  • 在期待豐收前,果農們必得理智的放棄局部,付出連月的辛勤與血汗,又加之天公作美,方可成就碩大的果子與滿園的甜美。
  • 歲末是感恩的季節,高雄市社會局今天感謝寄養家庭的辛勞付出,成為不幸兒童的守護天使,讓溫馨滿人間。社會局並邀請有意者加入寄養家庭行列。
  • 美國說,中國不會從美國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氣候暖化的資金中得到任何錢。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星期三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說,這筆資金是為最貧困的國家提供的。他也拒不接受應把這筆款項看作是美國付出的賠償,因為許多科學家稱多年來美國的污染導致了全球氣候暖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