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夏:競選顧問永遠是贏家

龔小夏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23日訊】08年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林剛剛出版了她的回憶錄,其中談到了她與麥凱恩班子的競選顧問們的衝突。那些稔熟華盛頓政治操作的競選顧問們很看不起她這個來自於遙遠的阿拉斯加州的鄉下人,不僅對她頤指氣使,而且嚴格地控制她在媒體上的發言。佩林認為,這些競選專家們的意見往往導致她在媒體中的表現發揮失常。

根據我自己的親身體驗,對競選專家們著實不能過於迷信。這些專家們也許很有經驗,但是並不一定瞭解某個的選區,也不見得瞭解候選人。相形之下,候選人在這個選區內生活,對本區內的人民和問題都會有很多親身的體驗。這時候,競選專家的話就只能作為參考。

在獲得了共和黨的提名之後,黨內負責組織競選的介紹我去見一位當地的競選顧問。他曾經擔任過一位連任多屆的國會議員的競選經理,有豐富的選舉的競選經驗,據說幫助不少候選人贏得了多次的勝利。他組織了自己的競選顧問公司,每咨詢一小時收費三至五百美元。不過因為我是首次上門,費用就免了。

競選顧問約翰的公司設在波托馬克河邊一座優雅的小房子裡面,辦公室裡通過整面牆的臨河的窗戶能夠看到河面美麗的景色。接待我和我的競選經理時,他穿著一件舒適的休閒上裝,完全不像是在上班。

我向約翰介紹過自己的背景和理念,之後對他說:

「我所在的選區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是移民。我希望能夠依靠爭取移民選票來獲勝。我知道這是一次很不容易的選舉,但是也值得試一試。即便選不上,我也能夠為州一級的選舉拉出許多選票來。」

約翰沒有正面回答我,而是花了不少時間給我介紹他自己的背景。我耐心地聽完之後發問道:
「請問根據過去的經驗,我需要募集多少競選經費嗎?」

「大概二十萬至五十萬美元的樣子,」他回答說。

這實在是個很大的數字。我查閱了過去競選的材料,能夠募到這個數字的都是黨內根基很深、與商界政界大佬關係密切的現任者或者候選人。作為一個新手,除非我能夠找到大財東,要靠幾十幾百美元的個人支持者來湊出這個數字基本沒有可能。我坦白地對他說,如果沒有黨內大佬的全力支持或者某種奇跡發生,這筆錢我自己是募不到的。我根據以往的記錄計算過,如果有八萬美元就能做得不錯。當然我會像中國人那樣,每分錢都掰作兩瓣來花。

我問約翰在募捐方面有什麼建議,他說,無非就是打電話、寄信、開募捐會、互聯網這一類,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最後他給了我一句勸告:

「你所在的是一個很困難的選區。沒有一個獨特的計劃,是很難出奇制勝的。」

這就是每小時幾百美元的忠告?我很失望。時間到了,也就站起來告辭。

後來與其他所謂「困難」選區的候選人聊起來,他們都去找過這同一個人,也都感到過同樣的失望。我們最後得出結論:約翰和我們見面的意圖並不在於向我們提供建議,而是要估計一下我們是否有募到足夠捐款的能力。如果我們募不到足夠的錢,他也拿不到多少。這就是為什麼他會三言兩語將我們搪塞過去的根本原因。

難怪有經驗的人都說,候選人有輸有贏,競選顧問卻永遠是贏家。無論他們的建議是好是賴,選舉過後也沒法找他們算賬。贏了他們會為自己加分,輸了則要責怪候選人沒本事。而且無論輸贏,他們的顧問費是不會少拿的。

--原載:《龔小夏Blog》,2009-12-08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龔小夏:大政府與大華爾街
龔小夏:奧巴馬的經濟計劃與新茶黨運動
龔小夏:「百日新新政」推動下的美國
龔小夏:勞工保護或者工作殺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