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殖利率曲線漸趨扁平 發達經濟體難逃通縮命運

標籤:

【大紀元12月7日訊】(據台視新聞報導)G3(美、歐、日)三國的消費者因認為未來物價會通膨,故紛紛拋售長期債券,不過這可能是一項錯誤的賭注,因為通貨緊縮的壓力將在明年出現,並成為全球發達經濟體中影響經濟成長的主要威脅。

《路透社》分析指出,美國、德國和日本的殖利率曲線在今年皆呈現明顯陡峭化上升狀態。 但這一趨勢將有可能反轉,因為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美國和歐洲的通貨緊縮壓力正在上升,至於日本未來經濟前景已陷入通縮,導致核心殖利率曲線將下降。

事實上,日本央行在周二(1日)已採取新的政策行動。 它決定採取適度、靈活的貨幣政策,並將與政府合作以確保經濟回到增長軌道並實現價格穩定。同時它也承諾,將耐心維持較寬鬆的貨幣環境。

CAAssetManagement基金經理MarkusKrygier表示︰「我不認為發達經濟體能夠快速復甦。從貨幣方面來看,貨幣和信貸皆強烈受損。」美國、日本和歐洲正都面臨著相同的問題,物價無法上揚,因為工資下降、高失業率及家庭不願借貸。經濟刺激計畫造成市場成長速度緩慢,導致無法創造就業機會,而央行的利率政策,則已經處於歷史最低水平,並持續降低當中。

經濟學家表示,美國和歐洲有可能可以避免掉困擾日本的通貨緊縮。但是,在這三個地區的長期殖利率曲線圖中,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美國和歐洲的通貨緊縮壓力將可能引發債券價格反彈。

此外,因為殖利率走向扁平,因此投資人紛紛選購7-30年的國債。今年美國2年期和10年期國債殖利率之差呈現20年來最陡。 德國與日本殖利率曲線也分別出現陡峭狀態。這些經濟體已從全球經濟衰退中走出,有些人則認為在預期利率會調高的情況下,殖利率曲線大幅上升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些經濟學家會說,長期殖利率在明年仍然有進一步上升的可能。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購買長期債券的機會,因為通貨緊縮壓力將在明年下半年發生。

美國消費信貸開始下降後,消費者開始縮減支出。 去年開始,平均工資下降,進而壓低消費價格。相較之下,歐洲消費者比較不依賴信貸,但其借貸、工資趨勢與消費者物價也逐漸令人擔憂。再加上歐洲和美國的需求和供給間不斷擴大的差距,明年價格下降的風險壓力將會更大。

日本政府在國內需求平減指數(domesticdemanddeflator)遭遇近50多年來最快降速後,已第2次宣布通貨緊縮,距離上一次前後不到10年。 如果價格持續下降進而引發經濟衰退加劇,政府可能會向日本央行施壓以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

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們在今年間已多次表明此事,然而,工資下降和人口減少卻造成整體經濟遭破壞。

日本政府擔心,通貨緊縮可能再次造成經濟衰退,進而影響到明年參議院選舉,故已向日本央行施壓,促使央行推出經濟刺激措施,繼續放鬆財政政策。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Reserve)在本月早些時候承認,經濟正進入「溫和通膨階段」。日本央行則預測國內消費價格將連續3年下降。歐洲央行曾表示,因為通膨預期較低,其寬鬆政策顯得恰當。

瑞穗資產管理公司駐東京的國際債券主管AkiraTakei表示,日本處於通貨緊縮的環境下,並預先顯示出其他地區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

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殖利率曲線皆呈現陡峭,但一旦政策利率持續降低,各國殖利率將變得和日本相似。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銀維持利率0.1%不變  通縮陰影徘徊不去
日股跌到四個月來的最低點 
日官方承認面臨通貨緊縮
面對通縮 日政府與央行政策分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