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琴藝選手受益 弘揚文化大師讚揚

人氣 1

【大紀元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建明紐約報導)8月28日,新唐人電視台第二屆《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大師班邀請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戈藍‧迪克特若(Glenn Dicterow)為3名複賽選手指點琴藝。3名幸運選手分別表示,非常高興大賽能夠為選手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寶貴機會。迪克特若在大師班後也大力誇讚今年參賽選手水平之高,並讚揚新唐人電視台的大賽為弘揚古典音樂所做的貢獻。

來自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張頌言首先表演了複賽中的第二首曲子——貝多芬浪漫曲 No.2F 大調 Op.50。大師在聽完後為張頌言在指法、弓法以及音調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意見,包括如何用音樂來更好的表達和抒發情感、如何注入更多的熱情、如何在交響樂伴奏的時候使用高超的弓法讓觀眾能夠聽見小提琴的聲音等。迪克特若也為觀眾介紹了許多趣聞軼事,包括貝多芬和一些著名的音樂家如何大膽的對小提琴音樂作出挑戰,如在背後拉小提琴等趣事。

張頌言非常高興得到迪克特若的指點,她表示:「我學到了如何更加有創意,找到自己的聲音,不要害怕表達自己,尤其是面對很多觀眾的時候。」雖然今年未能進入決賽,張頌言表示「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可能明年再回來吧。」

闖入決賽圈的兩位選手、來自美國的凌顯佑與周穎也都表演了兩首自己喜愛的歌曲,獲得大師的指點。從迪克特若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對參賽選手們的高超琴藝感到非常興奮,甚至用手指彈起小提琴為參賽者們伴奏。大師指出,許多音樂尤其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都非常嚴謹,但是,「我們不能夠把它演奏成像一個博物館一樣。」

迪克特若指出,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許多世界小提琴大師的演奏錄像都可以在諸如Youtube等網站上觀看,並且呼籲大家從這些錄像中學習這些大師如何使用每個人手中的「魔法弓」讓白紙黑點的音樂「復活」。最後,在聆聽了凌顯佑自己編寫的一首曲子過後,滿面笑容的迪克特若鼓勵凌顯佑將其發表。

迪克特若對這次參賽的選手表示肯定:「我今天非常高興,他們的水平都非常非常的高。不只是技巧,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特性和所表達的感情。他們表演的雖然是同一首曲子,但卻有著不一樣的內涵。我沒有預料到,我非常驚訝。」

對於全世界華人在小提琴和交響樂方面的發展,迪克特若評價說:「我們現在看見越來越多的華人音樂家。如果你看看世界各地的交響樂團,你會看見越來越多的華人。可能15、20年前有人會說,中國大陸音樂家與西方音樂家存在著一些文化上的差別,或者有人認為中國的音樂家都沒有獨立的特性、缺乏創意的話,我想他們是沒有聽一聽現在新一代的華人音樂家。」

「我們現在都根本不考慮技巧上的問題,因為他們年紀輕輕就已經掌握了所有的技巧,我想他們目前最需要學習的是如何使自己的音樂有更多的顏色。我們有些時候在一些大禮堂表演,兩、三千人,除了音量之外,你還得能夠將音樂的內涵和所抒發的情感傳播給所有的觀眾。」

最後,迪克特若稱讚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我覺得他們能夠在美國為華人舉辦一場比賽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比賽使華人新秀們能夠有一個表演的平台,當然他們還可以獲得獎學金。同時,舉辦這樣的比賽還能夠鼓勵更多音樂家、推動華人更多地參與音樂領域。」

迪克特若先生目前是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管絃樂團表演策劃主席、紐約愛樂隊首席小提琴手、任教於著名的朱麗亞音樂學院、是享譽全球的、當代最傑出的美國音樂會演奏藝術大師之一。

高精度圖片
著名美國音樂會演奏藝術大師、小提琴家戈藍‧迪克特若在大師班上給予三位選手(左起)凌顯祐、張頌言、周穎現場指導。(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高精度圖片
著名美國音樂會演奏藝術大師、小提琴家戈藍‧迪克特若在大師班上給予現場指導。(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高精度圖片
著名美國音樂會演奏藝術大師、小提琴家戈藍‧迪克特若在大師班上給予現場指導。(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第二屆《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複賽選手風采(二)
凝情於弓 8選手入圍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決賽
決賽選手︰好的人品是演奏的基石
華人觀眾:聽高手演奏是一種享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