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靜
在當今中國這樣一個浮躁、唯利是圖的社會中,依然有這樣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們在為生計奔波的同時,卻願意停下腳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著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們承擔著本應由政府承擔的責任,他們沒有華麗的詞藻,但卻用最樸實的行動打動了一個又一個中國人。在他們的身上,閃耀的是難能可貴的人性的光輝。
「給我一個她,讓我離開後,還想回家。家裏有個她,坐在那榕樹下,有誰告訴她我不回家……」短短的幾句歌詞,包涵著男人對賢妻所有的憧憬。   
假如寶玉、黛玉、寶釵三人再相逢,寶釵一定不會再跟寶玉結婚,讓寶黛乘仙緣而去,世間願娶寶釵為妻者眾,怎麼還選不到一個配得上自己並能建功立業的男子?!
2009年4月,俄聖彼得堡名為「芬蘭」火車站廣場上的列寧銅像被炸個大洞,嚴重損毀。聖彼得堡紅村地區一個列寧雕像被人實施「斬首」削去了頭部。前蘇聯國家級文物、一幅山巖列寧壁畫被人潑墨破壞、並塗寫侮辱性文字。
2009年11月23日,德國田徑協會宣佈,猶太裔前女子跳高運動員格勒泰爾‧貝格曼在1936年所創下的1米60的跳高記錄,將重新載入史冊,以糾正她在納粹德國期間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時隔73年,貝格曼對這份遲來的正義心存感激,但95歲的她早就不能跳了。
唐駿「學歷門」愈演愈烈,一份唐駿校友通訊錄在網上流傳,私企老總、國企高管、政府官員、藝界名人,甚至寺院住持,都是西太平洋大學的文憑購買者。
日本老牌明星吉永小百合的電影我看的不多,但印象深刻。
在我幼小的心目中,爸爸就是一個能帶回家許多東西的人。爸爸意味著我們姐妹又有許多糖果、餅乾可吃,又有許多小人書、畫報可看。
萬物皆有緣,人與衣之間也是緣份。雖說青春年少穿什麼都好看,寬大毛衣牛仔褲過春秋也照樣瀟灑,但總有最適合你的色彩與款式。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調,是明朗還是羞怯,是濃郁還是淡雅……找準與之相配的衣裳,其實就是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
寶寶,媽媽穿著純棉小袍,白帆布鞋,髮髻輕挽,氣色紅潤,臉頰飄拂著幾絲碎發,溫柔恬靜,輕鬆自在,好看嗎?
復活節期間,以希臘神話故事為題材改編的3D巨片《神魔大戰》(Clash of the Titans)魅力不可擋,在各地上映頻頻報捷,票房摘冠。
1910年11月10日,俄羅斯初冬的蒼茫大地,一位白鬍子老翁坐著馬車離家出走,10天後,老人病死在荒涼的小火車站。寒風中守候的民眾哀悼低泣,一代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走完了人生最後的旅程。
過年了,遠在異鄉,想著年邁的雙親,雖有兒女,卻仍要咀嚼蒼涼孤獨的晚年,心中歉疚。拿出《東京物語》的VCD,佳片重溫,倍感親切。這是一個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也是所有家庭的兩代人的故事。親情與疏離,摯愛與義務,死亡與孤獨……於波瀾不驚的日常生活中緩緩鋪陳而來,那樣平淡樸實,卻雋永深長,令人潸然淚下。
一場橄欖球賽化解種族仇恨,成為凝聚民心的力量。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與橄欖球隊共創奇蹟。電影《不敗雄心》(Invictus)講述的就是這個震撼心靈的真實故事。
《阿凡達》中最精彩的鏡頭,是納美人駕著龍身鵬翼、色彩斑斕的Banshee展翅翱翔的壯麗景象。《泰坦尼克號》中傑克和露絲在船頭迎風而立、展臂若飛的純真浪漫,迷倒無數觀眾,成為愛情戲裡難以超越的經典。
「一將功成萬骨枯」,「勝者王,敗者寇」,名留青史的是大人物,文藝作品濃墨重彩的往往是贏家首領。而電影《十月圍城》反其道而行,為衝鋒陷陣、犧牲墊底的無名小卒、草根平民樹碑立傳。當一個個草民相繼倒下,銀幕上打出姓名、籍貫、生卒年月等字幕,令人震撼,堪稱電影版辛亥年間的「大江大海」。
台灣電影金馬獎大贏家戴立忍導演的作品《不能沒有你》,改編自一則社會新聞。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賢寶釵小惠全大體」。講的是鳳姐生病,受王夫人之托,探春偕李紈、寶釵共同理家的事。李紈是寡婦,溫吞心軟,不願多事。所以,當仁不讓的主角是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探春和寶釵。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賢明的皇帝,他的治國之道備受後世推崇。而在他所有的治國方略中,用人之道又最為重要,至今深具借鑒意義。
在婦聯成立60週年座談會上,中共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說,在黨的領導下,廣大婦女投身祖國建設,走過了60年光輝歷程,成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半邊天」。廣大婦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意識不斷增強,綜合素質不斷提升,視野更加開闊……
43年前的那個紅色恐怖的夏天,北京師大女附中的紅衛兵把校長卞仲耘活活打死。卞仲耘作為文革中第一個殉難者進入了歷史,她的名字無法掩沒。
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入殮師》,是一部既感人肺腑又雅俗同賞的好電影。從入殮師的獨特視角來解讀人世間的生死、人生的冷暖悲歡。影片直面生死、就業、家庭、社會等諸多嚴肅課題,卻不沉悶、不說教,拍得溫馨細膩,感同身受,幽默處令人會心一笑,感人處令人潸然淚下。
電影《榮譽之子》(Children of Glory )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以1956年匈牙利民眾奮起反抗前蘇聯暴政、後被血腥鎮壓的史實為背景,以1956年12月6日在墨爾本奧運會的水球比賽中,匈牙利打敗了蘇聯,奪得金牌的事跡為素材,是一部波瀾壯闊、水準頗高的歷史片。
16歲的高中女生與男友偷嚐禁果,意外懷孕。該如何面對這一青春衝動與無知釀成的苦果……影片《少女孕記》(Juno ),以平和豁達的態度讓煩惱棘手的沉重現實轉化為溫馨感人的喜劇。
八月十五中秋節,象徵著家庭的團圓美滿。漂泊异鄉的游子,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海外辛苦打工的中國建築工人,更是如此。
正如中國電影人一直想拿卻從未得的奧斯卡金像獎,中國文人也有很深的諾貝爾情結。然而百年來,具有五千年曆史、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竟險些剃禿掛零,1988年5月,沈從文溘然長逝,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直到2000年高行健摘取了桂冠。
關於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影片屢見不鮮,然而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辛德勒名單》,則以凝重厚實的內容,深刻的思想內涵,悲壯史詩般的藝術風格,震撼了全世界的觀眾。榮獲94年第6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等6項大獎,是電影史上難以超越的經典傑作。
電影《頤和園》(Summer Palace)因內容涉及1989年的「六四」事件,遭大陸當局封殺,導演婁燁被處罰五年內不得拍片。
看過的德國電影不多,從《帝國大審判》、《帝國毀滅》到《竊聽風暴》,我對德國人正視歷史的誠實和深刻的反省精神,由衷的敬佩。《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再現塵封的歷史——柏林圍牆倒塌前的恐怖歲月,精彩的劇情充滿著人性嚴酷的試煉,引起強烈的共鳴和反響。影片橫掃德國電影獎,一舉囊括最佳影片、導演、製作、男主角、男配角、劇本、攝影七項大獎...
最近上映的電影《我要的幸福》(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講述患難中親子互動的故事,苦中有樂 樸實感人,頗值得父母攜兒女一同觀看。
共有約 21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