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与“篦箕巷”名称的由来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8日讯】 清朝辰光,大运河由西向东,从常州城的西门、南门到东门,绕城而过。近城的沿河两岸,自然而然便形成了热闹的街市。老西门旁边有个大水关,大水关里面是城里的内河,大水关外面便是大运河,这里有一座高大的石拱桥--新桥,再往西就是怀德桥。新桥到怀德桥这一段大运河的北岸沿河滩,那时已经是非常闹热的花市街了。花市街在乾隆年间改名为篦箕巷。为啥要改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哩!

要说篦箕巷的来历,就得先讲乾隆皇帝下江南。乾隆皇帝下江南,先后六次来到常州。有一次,他一路微服私访、打扮成一个珠宝商,悄悄地进了常州城,第三天才摸到博学鸿词刘纶家里,把个刘纶吓了一跳。乾隆连忙叫刘纶不要声张,也同他一样换了便衣、手摇折扇,无拘无束地一同上街逛逛。他俩走到武进县和阳小朋友县交界的甘棠桥上,看到南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店家、生意兴隆。又见一群小孩手舞足蹈地高唱:“甘棠桥头对鼓楼,木梳篦箕摆首头;源源客船运河来,都在花市靠码头。……”

乾隆皇帝听不清他们唱的是啥东西,便问刘纶:“这些小孩唱的是什么?”

刘纶说:“他们在唱山歌。意思是说常州的篦箕木梳很出名,运河中来往的客船,都慕名在花市街停靠,上岸购买梳篦呐!”

“哦!”乾隆皇帝说:“花市街在什么地方?一定也很热闹啰!”

刘纶答道:“花市街在老西门外大运河旁,是西门的水陆交通要道、热闹得没话讲。如果皇上高兴,我明天同你到那里去白相好吗?”

乾隆皇帝笑咪咪地连连点头说:“好!好!”

乾隆皇帝明朝要去花市街,这个消息不晓得怎么会当天夜里就传到了阳湖县县官的耳朵里。这位县官老爷认为拍马屁的机会来了,第二天天未亮,就点齐了县里大小官吏,带了衙役、捕快、跟班和吹鼓手等等好几百人,浩浩荡荡开到西门,在花市街上一大路摆开阵势,准备大张旗鼓接驾。给他这么一来,把整个西门外头的空气都弄得紧张起来。

吃过早饭,乾隆皇帝和刘纶俩个人仍和昨天一样穿着便服,雇了一条小船,从城里内河划出大水关,来到了大运河之中,只见来往大小船信扬帆摇橹、川流不息,果然非常热闹。船过新桥,一眼就看到了花市街上,许多衙役差人穿灯走马、地保团丁吆五喝六,弄得行人熙熙嚷嚷、百姓诚惶诚恐……这是啥原因啊?乾隆皇帝一看心里就明白了,便对刘纶说:“唉!这肯定是阳湖县搞的名堂,真讨厌!我们还是寻个僻静点的地方登岸吧,免得他们来啰嗦。”

刘纶连忙吩咐撑船佬在街头上的一处不引人注意的小码头靠了岸,把乾隆皇帝搀到岸上。乾隆皇帝一眼望去,花市街的店铺一家连一家,差不多都是梳篦店。走进店里面看看,店中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宫梳名篦”,有圆背的、有直样的,有彩绘的,有雕花的,有竹木的、也有象牙的。品种则更加繁多,有“麻姑献寿”、“福禄寿三星”、“嫦娥奔月”,还有“四大美人”……正当看得高兴,忽然听到前面街上大吵大闹,官腔夹杂着辱骂呵斥声压倒了噪杂的人声。仔细一看,原来是公差和地保站在那里不准行人走过去,以至许多挑夫挑着一担担木梳,担子翘啊翘、跳啊跳的,被拦在那里走不过去。

乾隆皇帝问刘纶:“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刘纶说:“他们是南门木梳街上的做木梳佬,是替梳篦店送木梳来的。因为花市街上的梳篦店实则是篦箕店,一向只做篦箕,木梳都是从木梳街上批来的。”

乾隆皇帝听了觉得很有趣,一时高兴、信口说道:“哦!南门木梳街上专做木梳,西门花市街上专做篦箕。好啊!那么,这里就不应该叫花市街,应该叫做篦箕巷。”

“对!对!”刘纶连忙附和说:“南门木梳街,西门篦箕巷。万岁真正才学高超,出口成对啊!……”

刘纶谈得起劲,不觉已说漏了嘴:“万岁”二字一出口,就被旁边的便衣捕快听去了。捕快倒也吃了一惊,仔细一看:“这个说话的人不是大名鼎鼎的博学鸿词刘纶吗?那个留着胡子的珠宝商人可一定是乾隆皇帝了。”于是,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忙忙推开人群,往怀德桥方向的接官亭跑去。

再说阳湖县县官老爷带着随从立在接官亭前,左等右等不见皇帝的影踪,正等得有点心焦,听了捕快的报告,猛吃一惊,这一吓直吓得屁滚尿流,连忙高喊:“快走!快去!”领着众人吹吹打打齐奔小码头而来。

可是,已经迟了。等到县官老爷领着众人打着旗号,敲锣打鼓从西街头赶到东街头时,乾隆皇帝和刘纶早已登上小船开往城里去了。县官老爷眼巴巴直挺挺地站在岸上,眼看小船驶过新桥,进入了大水关,转眼就不见了,懊恼地叹了一口大气。突然,他灵机一动,脑子里想道:“不要紧,还是有办法讨皇上的欢喜的。刚才捕快不是听皇帝说花市街应该叫篦箕巷吗?有了……”便立即下了一道命令,贴出一张告示:“奉圣谕,即日起花市街更名为篦箕巷。”

这位县官老爷后来怎样?据说并没有因此得到乾隆皇帝的欢心,更没有得到个好结果。过了几个月,吏部来了一道公文,也不曾说明为什么原因,就悄悄地把他的官职革了。

而从此以后,篦箕巷的名称却一直沿用了下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祖父外祖父虽是东晋的名士,但是到陶渊明时,家世已经衰落。然而自幼就贫困的他,并不以贫为苦,他一生虽没有显赫的功业,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诗文的成就,却受后人崇仰传诵不已。
  • 海瑞一生无私为民,清廉至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为民请命,冒死进谏。正是这种敢触龙颜谏君王的凛然正气,使他千古留芳,许多后世文艺作品都描写了这一点,由此可见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善书法,其书静穆高雅,气韵盈沛。青年时代就写下了《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著名诗篇(《石灰吟》出自《于少保萃忠传》)。在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兴利除弊,刚正不阿。于谦的这些半神的操守准则,对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像韩信﹑岳飞﹑袁崇焕一样,其品德操守举世崇尚。
  • “尧舜”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典范,作为一个女人,诚孝张皇后获得“女中尧舜”的称号。600年前的这位传奇女人,以出色的政治才干,默默地站在幕后,辅佐三代帝王处理朝政。她从来没有走上前台,没有垂帘听政。她只是谨守妇道,做了一个女人该做的,就为她的时代带来了安定与福祉。
  • 郭氏是史上唯一经历八朝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之尊的女人。她享受过无以复加的荣华富贵,帝王都要向她行子孙之礼;亲历过朝局动乱和生离死别;目睹了皇位走马灯似的更换,她轻而易举就可夺取。可是,她始终稳坐于后宫,扶持子孙皇帝,没有非凡的定力,是很难做到的,因而这些帝王对她非常敬重。史书评价,她所立下的“社稷之功”,可与她的爷爷郭子仪相辉映。
  • 两度被废,两次垂帘,出家近三十年,一位被赵宋皇室遗弃的女人,却以一己之力,使得大宋王朝多延续了153年。她就是北宋哲宗赵煦皇后——元祐孟皇后。
  • 世人皆知中共是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政党。然而世人往往不太清楚的,却是中共之所以无法,究其原因,是在于其无天。或者说,在当今的中国,中共偷天换日,将自己变成了如天一般的存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