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心 文学之光

轻瞥西藏纪行

文/郑雅雯(国立台湾文学馆公共服务组助理研究员)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燥热的八月,或是天气使得心情浮动,工作起来格外吃力;临时起意,忽而应允朋友不经意的邀约——前往西藏旅行!隔日便设法筹汇旅费的订金。

不到2周的行前准备期,在没有时间停下的工作进程,继续推着我像笼中白鼠般,莫名地跑转在日常的“豪华摩天轮”。没有时间研读目的地的书籍资讯,只是默祷能够顺利“出发”;没有太多锻炼体力,只是聊慰地开始每日服用“红景天”科技药锭;更严重的是,竟没有太多期待与兴奋感,或许是被离开已然惯常模式的忧虑所掩盖吧!倒是凡知道我要前往的友人,莫不显露羡慕与激动。

其实大约10年前,在尼泊尔旅途中,同行曾提议想寻找“管道”翻山入藏,因为由台湾入藏据说十分不易申请。即使两岸开放往来多年,我却还未曾有机缘踏上对岸的土地;因此,首次上“陆”便到西藏的行程,更令已多次游陆的其他同行赞叹“有福分”。从台北直飞三个半小时就到成都,“哇!这么近喔!?”土包子的我心里觉得很神奇!隔天更感神奇,从成都起飞,两小时后,便已降落在雪国首都拉萨机场。

踏上这图博领土开始,领队不时拿出他的“血氧机”监测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经过一个无所事事(适应气候)的下午,便发现自己持续“怦然心动,不可扼抑”,心跳维持在150多下,同时也“深刻地”体验到“呼吸”这件事的宝贵与重要性;或许,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并不只是地理上的形容;她的特有环境样貌,促使人们贴近大地、时常思索生命、在自然神灵前抱持谦卑、敬畏吧!

仰望着拉萨地标“布达拉宫”依山耸立,一千多个房间,要花多少时间及资源才能打造这宏伟的宫殿?应是多么伟大的王朝与文明时代啊!方能成就如此充满主体性的博物馆,体现这个民族的历史、艺术、宗教等辉煌轨迹。

在地的导游杨涛小姐,五官鲜明深具自信魅力、个子娇小却豪爽悍辣,非但专业而精彩地介绍西藏的文化历史,甚有佛学修为的她确实而生动地搭配寺院壁画讲述各种传说、史实故事,同时也条理传达佛教的精神意涵!总是不时吸引很多其他团的游客离群跟随我们。透过她的解说,我们瞥见过去底韵深厚的民族文化;在街上我们仍看到一种日常力行修持、追求美善的信仰能量。

在极有限的时间里,还来不及听到却最感好奇的传说,应属西藏史上甚受争议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了,如其情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一个命定的宗教领袖,必须在袈裟与爱情间抉择,又处动荡的时代里,想来格外艰难;他的诗作民谣至今仍广为藏人传唱,或如后世藏传高僧所言,“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独立特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

走在西藏的旅馆里,不时可以听见在打扫或煮饭的“卓玛”(称藏族姑娘用语)愉快的歌声……令我想起台湾的原住民朋友也总是随处开心歌唱!这应当是种很高的生活境界……

一境一启发,足履图博之后更了悟觉知,能够时时用一种欢喜当下的心去工作,也是一种心灵富足的显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数位时代,人人都有部落格,书写心情,表达情感,近几年随着“部落格”的兴起,也有所谓的“文学部落格奖”,但究竟文学部落格到底该怎么奖?我个人也感到相当好奇。
  • 文学到您家!国立台湾文学馆精心规划、打造“台湾文学行动博物馆”,以行动巡回车形式至各地展出“台湾文学的发展”与“旧建筑新生命”。20日下午1时30分在台湾文学馆正门口举行首展开幕典礼。
  • 为纪念台湾文学之父赖和,彰化市赶在赖和116岁冥诞之前,宣布将5月28日定为“赖和日”,而市公所未来也会举办活动,让彰化市民认识这位在彰化土生土长的台湾文学作家。
  • 忘不了那羽叶、那蝴蝶,和那人的身影,兀自留在台湾文学馆的门廊。
  • (大纪元记者龙芳台东报导)台湾文学馆打造的行动博物馆车,27日首航台东,停在史前文化博物馆卑南文化公园的入口处。这是台湾文学馆用走出户外方式,结合蓝天碧海,与东海岸民众直接互动的创意行动。
  • 文学来自作家旺盛的心灵活动,“阅读”让我们的社会散发文学光彩,为了证明你我充分理解这些文明的心迹,“悦读”吧!
  • 12日上午,在悠扬的国乐声中揭开了《文献人生》的新书发表会。这本书是以访问纪录的方式记载了洪敏麟先生多采多姿的陈年轶事,同时也是台湾史六、七十年来研究发展的缩影。
  • 行政院文建会所属国立台湾文学馆7月10日及11日推出两天课程丰富的“韩国之美--韩国文学夏日讲座”,分别从电影、文学等领域,带领民众从基础介绍韩国文化到深刻体认韩国文学。
  • 国立台湾文学馆精心策划〈青春影展〉,免费邀请喜爱电影的民众一起来欣赏。
  • 中国人自认为是诗的民族,由于自古即有一部《诗经》,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台湾人,自明郑以来,也产生许多传统诗人,往往为了一句诗推敲不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