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然经商的理念、作用和贡献,值得借鉴

大法徒
font print 人气: 39
【字号】    
   标签: tags: ,

春秋时代的中晚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受困在会稽山,无奈之下,只得向夫差屈辱求和。但是,勾践立志图强,以求东山再起。他广招贤才,纳谏如流。文种、范蠡两人,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而提到计然这个人,恐怕就会感到陌生了。但是,计然对越国的复兴所做出的贡献,却丝毫不在文种、范蠡两人之下。

如果说文种、范蠡两人的功劳,主要偏重于政治、军事领域的话,那么,计然的功劳则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而要是用近现代的理论去衡量,计然的功劳则为越国的复兴,奠定了经济基础。他针对越国当时的情况,给勾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他认为:“如果准备要打仗,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同样的道理,如果掌握了货物出产的时间和用途,就了解货物。‘时’与‘用’二者的规律一旦形成,那就可以看清并且掌握各种货物的情况。所以,岁星运行至金位,就五谷丰登;运行至水位,农业就会歉收;运行至木位,就会有饥荒之年;运行至火位,就会有干旱灾害。干旱时,就要储备舟船,水涝时,就要储备车辆,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每六年一次丰收,每六年一次干旱,每十二年一次大饥荒。出售粮食,如果粮价每斗二十钱,农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每斗九十钱,从事商业的商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商人的利益受损,钱财就不流通;农民的利益受损,土地就没有人愿意耕种。粮价每斗上不超过八十钱,下不少于三十钱,那么,农民和商人就都能获取利益,就会有双赢的结果。饥荒年间,政府将储存的粮食平价出售,调整物价,关卡的税收和市场的货物供应就会都不缺乏,这就是治理国家的道理。而积货物的常理,就是要积贮完好无损、市场需求的货物,不要有滞销的弊病。进行货物贸易,容易腐蚀的货物不要久留,也不要屯居以求高价。分析研究了各种货物的有余和不足,就知道物价贵贱的趋势。物价向上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向下贱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贵。极贵之时,要视货物如粪土 ,及时抛出;极贱之时,要视货物如珠玉,及时收购。货物和钱财,不要让它们静止 不动,要使它们像行如流水般的周转起来。”

勾践十分赞赏计然经商的理念,支持他的作为,依照他的主张,治国十年,国家果然变得十分富足。他厚赏战士,士兵们在此激励之下,英勇无比,迎着弓箭飞石冲锋陷阵,奋不顾身,就如同口渴难耐的人发现了水源一般。最终,越国一雪前耻,击灭了吴国;又在中原地区检阅军队以显示国威,并且参加到中原各国的争霸战争中去,勾践最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计然这位商人,不仅会赚钱致富,而且能富民利国。他的经商理念、作用和贡献,都是值得重视和借鉴的!

(事据《史记.货殖列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奸相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建康(江苏南京)人。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金之张邦昌,为伪楚傀儡皇帝。时为宋御史中丞的秦桧,反对割地及立张邦昌为帝,遂为金人所俘。从此,秦桧变节降金,为金挞懒所信用。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二十八日,秦桧由江苏涟水归宋,自称杀死金兵,夺船而回,实际上是挞懒故意放归,回到宋朝充当奸细。宋高宗不顾群臣的怀疑与反对,宣称秦桧“朴忠过人”,于绍兴元年(1131年)八月二十三日,任秦桧为宰相。
  • 中国山水画
    宋真宗时,王平出任许州司理参军。有个女子乘驴走路,盗贼在田间杀了她,剥了她的衣服逃走了。驴子跑到一田户家。案发后,官吏找到了那头驴子,认为人是田户杀的。
  • 南宋丞相秦桧晚年权力很大,一手遮天,经常有几个黑衣家卒持棍站在他家府门外,路人从府门经过,稍一回头,或者感叹一声,就会被呵斥。
  •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济南人。他出生的时候,家乡已经沦陷在金朝统治者的手里。祖父辛赞,虽然在金朝占领区里,做过几年地方官,但是心里却一直向着宋朝。辛赞常常给小孙子辛弃疾,讲北宋灭亡的惨痛历史,带着辛弃疾登上高山,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给辛弃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山水画, 竹
    清代时,山东恩县有一位吴姓孝子。他身世可怜,从小就失去了父亲,而且还是个聋哑人。他家住在离城三四里的地方,因家境贫困,替城里一家当铺挑水,拿到工钱就交给母亲,从不敢随便乱化一文钱买东西吃。他虽然聋哑,可是人却很聪明,能根据手势、表情猜测出母亲的意愿。
  • 明代,遂昌县(在今淅江省西南部)内,有一村妇沈氏,为人善良,勤慎小心。有一天,沈氏的丈夫,在集市上卖掉她在家养的一头猪,得到白银数两,交给了她。这件事,被一个盗贼暗中知道了。
  • 北宋名将王韶遇事不惊,很有气量。他住在京师时,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王韶第十三子、五岁的王采穿着珠帽襐服,由家人背着去街上看灯,街上人山人海,箫吹雷动,热闹非凡,家人一个疏忽,王采就不见了。
  • 中国山水画
    轩辕黄帝有四妃。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方雷氏女,名女节;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次妃嫫母。嫫母排在三人之下,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
  • 常州有一位生来就不能讲话的人,姓蔡,名字忘记了,人们都叫他“蔡哑子”。他的家,世代居住在城北面的青山庄。因为家里生活贫困,他就以行乞为生。
  • 沧州盲艺人蔡某,每次路过南山楼下,就有一位老翁邀请他弹唱,并一同饮酒。逐渐地二人关系亲密起来,老翁也时常到蔡家相聚,一起饮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