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陈秀玉照顾寄养儿 母亲节满满祝福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哲豪彰化县24日电)彰化溪湖镇民陈秀玉和先生照顾过10多名寄养儿童,给他们和自家小孩一样多的爱。每年母亲节,陈秀玉总会接到好几个来自于不同家庭小孩的祝福。

陈秀玉和先生担任寄养家庭已有7年时间,7年下来,一共有18名寄养儿童在她的家庭来来去去。这些孩子来自不同家庭环境,个性也不相同,但陈秀玉和她的先生以耐心、爱心来照顾这些小孩。

“作寄养家庭,照顾这些小孩,我都把他们当成是在做功德。”陈秀玉说,成为寄养家庭,以前经常1次要照顾好几个小孩子,很多人以为很困难,不过她总是和先生扮黑白脸,照顾关爱这些孩子,希望小孩把寄养家庭当成避风港,作为重新出发的起点。

来到陈秀玉这个寄养家庭的孩子,所获得的爱和陈秀玉自己的孩子一样多。“对于来到我们家的小孩,我对他们一定都是一视同仁,大家一定都是吃一样的,穿也是穿一样的。”陈秀玉说,只要是来到这个家,她都把寄养儿童当成是自己的小孩。

不过来到寄养家庭的孩子,人人家庭环境、背景都不一样,也不是一开始就能适应。“曾经有孩子从爸爸那边学到偷东西的坏习惯,一来到寄养家庭改不掉习惯”,陈秀玉说,像这样的孩子只能以耐心教过1次又1次,教到改过来为止。

陈秀玉回忆说,她曾照顾过1个小女孩“小芬”,“小芬”因为不服管教,在育幼院及寄养家庭间来来去去,最后来到陈秀玉的家庭住了2年半。陈秀玉说当初是用“搏感情”和“多肯定、少批评”的招数,让“小芬”重新肯定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有的人以为当寄养家庭一次要照顾很多小孩很麻烦,不过陈秀玉却不这样想,反而觉得只有1个小孩时难照顾。“像是在吃饭时,我们家有1张大圆桌,大家都坐在圆桌吃饭,大的会提醒小的吃饭时要注意那些礼节”,让孩子学习自律,这样当他们离开寄养家庭时才能照顾自己。

不过,前年陈秀玉的儿子发生车祸意外,让她曾一度想放下寄养家庭的重担;陈秀玉说,儿子出门时被拖板车撞伤,送医急救时连医生都说要是能活下来是奇迹。

陈秀玉在医院焦急等待儿子脱离险境时,也暗自告诉老天爷,希望老天看在她和先生照顾寄养儿童修福报的份上,让儿子活下来,不然她和丈夫就再也不当寄养家庭。后来儿子从鬼门关被救了回来,让陈秀玉和丈夫相信善有善报,再帮助那些来到寄养家庭的孩子。

陈秀玉表示,她和丈夫照顾过的孩子,即使离开了这个家,逢年过节还是会打电话回来和她话家常,每年中秋节还会回来跟他们一起烤肉。对她来说,最幸福的就是在母亲节时接到来自于好几个孩子的电话,祝她母亲节快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