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绿地开发惹风波 马英九开放兵工厂释疑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涔溪、郑亦宸台湾台北报导)名作家张晓风因为台北近郊202兵工厂即将开发“国家生技园区”,投书、下跪、泪求总统马英九,放弃湿地开发,保留台北“第二肺叶”,连日来受到马英九的重视,12日下午,特地打开202兵工厂大门,让内政部长江宜桦陪同张晓风及各大媒体,听简报、乘车同游兵工厂,盼化解民众对于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疑虑。

旧埤塘百年间渐消亡

席间,中央研究院首先向媒体释疑,总面积185公顷的202兵工厂,其中即将释出给中研院发展“国家生技园区”的25公顷预订地,究竟有没有湿地?中研院首先从近100年来该地区的历史演变来说明。根据1904年台湾堡图上显示,该地区有一个三重埔埤,是当地地势最低漥、同时也是四分溪汇流之处,提供邻近三重埔庄居民饮水灌溉之用。

从1945年的空照图来看,三重埔埤及其支流还清晰可见,1974年,三重埔埤的面积已大为缩小,但是四分溪和埤塘间关联性仍可见,至1984年6月3日南港地区大水灾后,经202厂和有关单位会勘,进行四分溪整治工程,至1994年的空照图来看,三重埔埤绝大部分已经成为旱地,2010年的空照图显示,百年前的三重埔埤已经自然消失,只剩下两处水池。

中研院表示,其中一处水池,在纳莉风灾、南港大淹水过后,已经整治为人工边坡,此处位在要释出给中央院的25公顷地之内,中研院规划为生态池,同时进行复育工作。另一处天然的水池,也就是仅存的三重埔埤,确实为湿地,并不在本次释出的土地范围之内。


位于202兵工厂内的三重埔埤,虽未属于这次释地范围,但是丰富的湿地生态,令作家张晓风投书请命(记者:宋碧龙/大纪元)

原三重埔埤缩小成两处水池,其中一处已改为人工水塘,中研院承诺未来将做生态复育,并与旧水塘连结(记者:宋碧龙/大纪元)

张晓风:是绿地,也是湿地

但是,张晓风则质疑,即使三重埔埤的面积已经大为缩小,即将释出给中央研的土地,虽然表面上不是湿地,但是草地的表土底下,其实还是湿地,因为当地就是该地区最低漥的地方,即使再高的科技,也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人住在这样的土地上、甚至开挖地下室,“是会倒大楣的!”

张晓风在江宜桦、翁启惠的陪同及细心解说下,参观生技园区预定地和三重埔埤,但是参观后,张晓风仍不改其立场,希望不要有任何人动这块绿地,她说媒体都问她改变想法了没?为何不去问翁院长改变想法了吗?中研院何不另觅他处,把这块绿地还给白鹭鸶、蛇和猫头鹰呢?


作家张晓风日前投书媒体:“我说的第二片肺叶是‘202兵工厂’留下的沼泽绿地,位在捷运昆阳站至中研院附近,目前的居民很单纯,分别是土地公、松鼠、白鹭鸶、台湾蓝鹊、老鹰……这些原住民都不知道他们的家园要碰到灭域之灾了。听说,到时候撒土一填,这最后的湿地便成了水泥堡。”(记者:宋碧龙/大纪元)

中央院承诺将重视生态

翁启惠则表示,“国家生技园区”很难另觅他处,因为生技园区必须紧临研究重镇,202兵工厂就在中研院院区旁,同时附近交通有捷运、铁路,是最好的选择。外界担心,生技园区进驻是否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翁启惠强调,生技园区是研究园区,不是生产园区,园区计划中的育成中心仍会有些许厂商进入,但是在生态及污染控管方面都做得非常好,“而且中研院最重视生态,会把生态做得更好。”

张晓风认为,问题不在中研院是否会做很好的生态保护,而是,202兵工厂是一块“肥肉”,今天释出25公顷给中研院,接下来会也更多买主垂涎,市政府规划将全区变更为生技园区,等著作大房东,虽然这个案子已经“搁置”,但是“我希望郝市长(郝龙斌)跟我说这个案子已经撤销,而不是现在的暂时搁置。”

张吁马:生态更胜开发

整个简报、参访、与媒体对答,在内政部刻意将争论透明公开的安排下,整场活动超出预订时程一个多小时,但是张晓风似乎仍不改保留台北最后一块绿地、为白鹭鸶自然生态请命的坚持。记者会结束前,她拿出一张来参访路途中写下的心得,白纸上写“如果你得罪黑道,他们会请你吃子弹;如果你得罪白道(官员),他们会请你喝下午茶,但结果是一样的。”


张晓风出示此行会勘前的感言 (记者:宋碧龙/大纪元)

她还写下“我们已经宠坏了一个陈水扁,还要再宠坏一个马英九吗?”最后还提议成立“马勒协会”,她说明此“马勒”非音乐家马勒(Gustav Mahler),“所以我们要勒住马,不要给马跑坏了!让他做比较正常、可以使用的一匹马吧!”

如此这般回应,令今天衔命来“说服”张晓风的江宜桦和翁启惠两人,似乎“功败垂成”,苦笑不已,被媒体追问“国家生技园区”开发案,是否还有转圜的空间,两人说,这件事当初是许多部会共同决定的,也不是他们能够改变,仅能将张晓风的意见带回去磋商讨论。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