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产品 国内售价高于海外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7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清怡编译) 罗光里(音译:Luo Guangli)从中国北京的苹果旗舰店买到的笔记本电脑与美国市场所售的笔记本电脑型号完全相同。具有同样的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屏,相同的处理器,背后都贴有相同的标签,注明:中国组装。

《洛杉矶时报》报导,除了价格标签是手写的中文字,而且价格大相径庭。中国市场的售价达2760美元,这比美国苹果店或美国网购售价要高出约20%,即高出460美元。

这类高价现象并不仅限于外国品牌的电脑类商品。比如中国制造的耐克(Nike)运动鞋,在美国售价为165美元,而在中国市场耐克专卖店却标价190美元。一台中国组装的索尼平板电视机在美国的百思买(BEST BUY)售价约800美元。可是在中国的家用电器连锁国美(Gome)的售价竟高出30%。Maclaren Techno XT婴儿手推车也是如此,本来都是在中国组装的,但是在北京的商场售价要比在美国的商场售价高出40%。
I
在中国这个世界级国家工厂,生活经常充满矛盾。这里以向西方客户出口低价产品而著名,对本国人却截然相反。

目前全球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美国和欧洲的商家。因此,如何让中国的消费者们也增加消费, 已经成为平衡全球不稳定的经济发展的关键。

中国人的家庭在省吃俭用方面可以说是出了名的,理由很充分:薄弱的社会安全福利网络,使中国人将数千万资金存入银行以备用作为教育、医疗费和退休后的生活费。尽管在经济模式几乎仅仅是为了适应生产而不是为了适应国内需求的状况下,中国的消费支出还是一直有所增长。

此外还有各种税收。苹果笔记本电脑在中国设有工厂。如果其产品将用于出口并销往中国以外,可以免除中国征收的17%的增值税。而在中国以内的消费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据业内人士透露,同款的笔记本要想在国内上市,首先要送到香港。在那里对这些笔记本电脑“出口转内销”,征收20%的进口税,然后再运回中国大陆。

一些信息渠道较广泛的中国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或出国旅行购物时了解到,一些同样的产品在中国以外的售价反而低,这种价格差使他们感到很沮丧。

22岁的乔安娜‧佟(音译:Joanna Tong)从中国北京来美国渡假。她说:“当我在纽约一家商场看到那些商品售价,发现在中国我们要多花那么多钱来买这些东西,我真是要疯了。这太不公平了。当我知道这些商品在美国的售价后,我再也不想去大陆的商场购物了。”

还有一些外国公司为提高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做出一些特殊政策,或是调整市场策略,把其产品定位在奢侈品,从而以高端价位弥补了贸易过程中的高成本。在一个市民年收入约2,800美元的国家施行这种策略似乎不太适宜。

以百威(Budweiser)为例。这种在美国六瓶装的啤酒在中国被视为高档品牌。在一般食杂店中,一罐百威比当地SUDS要多卖25美分,尽管这些酒实际上也是当地酿制生产的。别克(Buick)的LaCrosse sedan在中国被视为宝马3系列的竞争对手。这些车都是在中国组装,所支付给中国工人的工资只是在美国所支付工资的一小部分,可是这些车在中国的价格却比在美国要高出23%。而哈根达斯(Haagen-Dazs)冰淇凌,在美国只是便利店常见的大众品牌,在中国的一些高档咖啡厅中,每品脱售竟卖到12美元。

广告经纪人刘浩(音译:Liu Hao)说:“如果我给朋友或是客户买东西,我肯定不会去买中国品牌。这关系到面子问题。”

另外,在全中国范围内运输商品而产生的运费也是迫使价格抬升的一个原因。

威廉姆‧麦卡希尔(William McCahill)是设在上海的一家研发公司Pacific Epoch的副经理。他说:“物流公司通常只配备几个员工和一辆卡车。并且由于地方费用问题,货运公司一般都不愿意做跨省的长途运输。因此货物通常只能依据地理位置,从一个分销商运到另一个分销商。没有全国性的物流系统,戴尔电脑(Dell)在厦门设有一个工厂,所有的供货商都在附近,只要骑自行车就可到达。”

同时,一些渠道广泛的中国购物者也在找方法避免这种高价位。

尽管仿冒品很普遍,但是所谓的灰色市场也日益兴起,特别是网上购物。会碰到卖家兜售一些从国外买到的打折高档手包、苹果小配件和其它名牌消费品。

王达(音译:Wang Da)在一个流行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上出售Coach 手包。他说:“中国人总是想要买便宜货。越来越多的人出国旅行,告诉身边的朋友他们在国外可以买到价格优惠的商品。”

王达有一个由30人组成采购网络。他们经常去美国加州、新泽西、佛罗里达和其它一些州旅行,从那边带回钱包、手袋 、皮夹等。他说:“所有这些商品几乎都是在中国制造的,是啊,这的确很具有讽刺意味。”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富士康为员工加薪20% 逾千人排队应征
中国投资光环失色 亚洲国家见商机
中国制造优势渐失 日车商转进泰国
大陆伪造学历成庞大产业 官员带头混文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