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恋恋矿城 吴念真领游猴硐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1日报导】旅游达人系列报导(19)(中央社记者陈伟婷台北21日电)“到猴硐不是只能看猫,还有许多历史和文化可以品尝。”出身采矿家庭的吴念真,经历见证了矿城猴硐的极盛与落寞。近年猴硐观光回春,除了看猫,还有更多矿城风味值得感受。

九份、金瓜石、猴硐等山城,早年因金、煤矿开采,经济丰裕,有电、有客运、人声鼎沸,是台湾少数几个繁华城镇;后来停止采矿,小城日趋没落,人烟渐少。

“猴硐最高纪录同时有2000多人在坑里讨生活,养活1万、2万人,现在人都没了…”在猴硐念小学的吴念真回忆,以前每天下午3时,矿工出坑,一群人全身黑抹抹,在公共浴室挤着洗澡,彼此朗声闲聊,让猴硐充满生命力。

民国79年瑞三矿业公司宣布停产,矿工只好外出谋生,猴硐逐渐沉寂,20年来涵养宁静、缓慢的生活气息;近两年猴硐因猫声名大噪,原本车站每天不过新台币数百元营收,如今每到假日车票营收至少4万、5万元。

吴念真认为,很多人到猴硐多半停留在车站附近,在邻近的光复里玩猫,玩完就离开,非常可惜。

沿着猴硐车站外柴寮路走,左侧有基隆河相伴,往前走过内店仔,就通往瑞三矿业的核心─瑞三本矿;矿坑冬暖夏凉的特性,天气冷时坑口不时冒出薄烟,闻得到淡淡的矿味。

小小的本矿坑口看似不起眼,却供养台湾30、40年的煤矿;坑道内小坑道四处延伸,总长约7公里,宛如一张错综复杂的蜘蛛网,矿工在阴暗潮湿的蜿蜒小道上,不时配合地形,扭曲身体挖矿。

本矿坑口引人遥想昔日采矿的艰困生活,吴念真推荐,昔日矿工宿舍也值得探访。1栋宿舍内挤满8个家庭,没有浴室也没有厨房,“1个窗户就是1户人家,全家大小所有事情都挤在不到5坪的空间里,妈妈们做饭也要轮流。”

天气好的时候,宿舍外可见小孩搬桌椅到门外写作业;下雨时,8户人家全挤在屋内,此起彼落的广播声、小孩的吵闹声、妈妈的闲聊声。吴念真说“所有人都不知道在听什么”。

开采的煤矿需要淘洗,早期的基隆河如暗黑洪流,让人不敢亲近;如今基隆河如琥珀般碧绿,河岸层层叠叠的页岩,正是猴硐盛产煤矿的主因,植物在页岩的夹缝中经过千万年挤压累积,形成矿脉;河道上也常见冲蚀地形“壶穴”,清幽环境让吴念真赞叹,“基隆河是台湾少数干净的河流,这一段又是最漂亮的。”

想把美景尽收眼底,吴念真推荐,荒废的瑞三矿业公司后方的步道,是最好的取景点;以瑞三运煤桥为背景,碧绿的基隆河、颓倾的工厂和时常阴郁的天气,呼应着遥远矿城记忆的苍凉风情。

猴硐也是铁道迷热爱的追火车点。“到猴硐来玩,可以看到全台湾的火车,除了高铁以外,大部分的火车都会经过。”不管是通往花东的太鲁阁号、自强号,或通往三貂岭、十分寮的2节火车,只要耐心等,都能看得到。

猴硐虽无名产,吴念真难忘的是车站外几摊小吃店和瑞三福利餐厅。“吃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还是小面店的滋味最棒。”简单的干面配上酱料,加上几叠小菜,也许不比都市的料理精致可口,却是吴念真心头难忘的古早味。

念小学时,吴念真每天必须来回步行2小时,从学校回到邻近九份的大粗坑家中。大粗坑即昔日瑞芳镇大山里,是个产金的小村落,只有1条联外的山路,一头往九份,一头往猴硐。吴念真从小就习惯在山路上来回,到九份看电影、到猴硐搭火车去玩。

童年的吴念真,曾经背着弟弟妹妹爬上大粗坑制高点,远眺台北城,许下宏愿“长大要到台北工作,买很多礼物给弟妹。”如今身在都市,心里想的念的,却是那已无人烟、荒废的小村。

民国67年大山里从台湾行政区域中被除名,吴念真从此成为“没有故乡”的人;名义上的除名,带不走心中的牵挂,昔日的矿城风情、温暖的故乡人情,最是魂牵梦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