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专家:福岛核电站事故解读之六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19日讯】今天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的八天。除了日本官方在持续报导事故情况外,美、中、英、法、俄等也都在纷纷发布自己的消息。中国大陆的持续炒作,导致大量在日华人蜂拥返国。有许多朋友们也在直接问我,情况到底怎样?

先说日本官方。3月18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等级从4级提高为5级。5级的含义是:事故会对电厂厂址以外的公众产生危害,已经有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泄漏,场外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行动。核反应堆严重受损,面临大量释放放射性物质的危险,可能会使公众受到大剂量辐照。这个状态可以说比较准确的反映了目前的实际情况。对照报导的事故进程,12日要求场区外3公里范围内公众撤离,随后逐步撤离了5、10、20公里范围内的公众,在13日发生泄压排气、氢爆之后,已经有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随后发生堆芯裸露,14日有燃料组件破损的估计。所以实际采取的撤离行动应当早于预先制定的应急计划中的规定。

国际社会,3月15日,中国政府公布撤离福岛等重灾区的侨民,此举导致日本全国的中国侨民恐慌,大批东京地区的中国侨民在入管局彻夜排队,紧急回国。法国首相菲永在国会发言时说,由于日本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问题,他已经指示法国航空公司准备撤侨包机,立即飞往东京。政府已经向在日法国人发出了呼吁,除了实在需要逗留东京的人之外,其他人员要求他们立即回国,或向日本南部地区避难。

3月16日,美国政府呼吁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50英里(相当于80公里)内的美国人应尽快撤离,当日,美国国防部也下达指令,要求在日本参加救援的美军士兵必须处于距离福岛核电站80公里之外的区域。此举被人与日本撤离行动比较,认为美国官方对日本的事故有更严重的估计。这几个国家的撤侨行动极大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和疑虑。

同日,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部长巴洛加于基辅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称,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规模约相当于25年前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5%。巴洛加认为:“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核反应堆爆炸后反应堆压力容器受损,而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并未受损。”他进而称:“从放射性物质的泄漏量来看,切尔诺贝利当时约为3亿居里,而目前日本的泄漏量为1500万~2000万居里,仅相当于其5%。”因为切尔诺贝利事故释放量极其巨大,5%已经极其严重。

看了上述资料,让人明显感到,各个国家对事故的估计都要远远高于日本官方公布的情况。那个这两者之间,哪一个更接近实情呢?

中国这次抢先撤侨,规模巨大,与前几年的东南亚、进来的非洲和中东的表现大相径庭。如同一个人得了感冒可以免费住高干病房,癌症病人却被拒之门外,让人迷惑不解。法国与中国同一日宣布撤侨,似乎已协调了步骤。如果知道规模巨大的中国核电发展布局,这一点也不难理解。所以这两个国家的表现基本不能反映事故的真实情况。

美国的表现实际上很好理解。美国核管会(NRC)的核电站严重事故后果评价中,规定的评价范围就是80公里。规定这个距离的原因是,在目前所考虑的各种严重事故景象中(如百万千瓦压水堆堆芯放射性盘存量的10%释放到环境中),80公里处的早期公众个人剂量很小。所以在对日本福岛事故释放源项不明,又充分保守的情况下,提出80公里范围内的撤离也是一个合理的建议。我个人推测,没有最基本的信息来估计释放源项,这也是美国指责日本信息披露不全面的原因之一。

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部长的讲话则会极大的误导公众。日本目前的释放源项与美国三里岛事故有类似之处,氢爆之后,惰性气体和碘-131大量释放到环境中。三里岛事故的I-131释放量小于0.74PBq,而切尔诺贝利事故则是1200PBq。考虑到对的数量和热功率,假设福岛I-131释放量比三里岛高一个量级,则福岛I-131的释放量应当低于切尔诺贝利的百分之一。目前福岛事故释放的较长寿命的核素,如Cs-137还很少,但是切尔诺贝利释放的Cs-137达到85PBq。 考虑到Cs-137等长寿命核素比I-131等短寿命核素的环境辐射影响要大得多,所以到目前为止,福岛事故的场外后果与切尔诺贝利事故应当还没有可比性。另外,释放源项是核电站严重事故后果分析中不确定性最大的因素,目前能够掌握的资料还难以做出任何有意义的估算,能够把释放源项确定在1500万~2000万居里之间,几无可能。

根据目前事故进程的报导,日本官方披露的事故情况应当是可靠的,采取的防护行动应当已经比预先制定的应急计划更为保守。个人更多的防护行动,在目前来说,应当是弊大于利。

相关新闻
在日核电专家解读日本核电站事故
核电专家剖析 日本核电站事故之二
日本核电站事故解读之三及公众防护要点
刘晓:当核泄漏危机发生时,中日政府为何态度迥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