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门”根源:奖牌体制催生利益链条

人气 50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熔石综合报导)“年龄门”丑闻爆发后,矛头与所有脏水都泼到了运动员头上,试想一个年纪尚幼的孩子那时怎么会想到要通过年龄作假来参加比赛,其实真正的始作俑者应该是一味追求成绩的金牌战略体制,而作为执行这些事情的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才是帮凶,是他们一手导演了“年龄门”事件的发生。

“年龄门”背后的利益链条

大陆体坛“年龄门”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一个运动员改了年龄拿到好的成绩后,他的教练会得到大笔奖金,在业内获得好评;而分管的领导则会因为这样的成绩得到提升。就这样,改年龄现象已经成了中国体育圈的“潜规则”。

目前大陆各项目的青少年比赛,都有年龄限制。 18岁左右的运动员身体已是成年人,力量、身高、体重都比十四五岁的少年运动员有优势。倘若把年龄改小了3年去参加比赛,那意味着他比对手多吃三年饭,多练三年球,并且在力量、经验等方面占足了优势。很多运动队希望用很少的投入获得好成绩,把大年龄的运动员年龄改小就成为一条捷径。

在各省运动会中,很多基层教练的待遇和职称都与省运会成绩挂钩。基层教练很辛苦,忙选材、忙基础训练,忙着与学校沟通训练时间,辛辛苦苦培养运动员几年,原指望能在比赛中获得成绩,结果被其他地市从外地引进的改年龄队员打得一塌糊涂,这对领导、学生、家长都不好交代,严重挫伤了教练员的积极性,基层教练流行一句话:“让队员改年龄,可以既得奖金又得荣誉,不改队员年龄,真是既伤身体又伤感情! ”

而运动员获得奖牌后,不仅运动员本人会获得相应的奖金,其教练也会获得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奖励,一般情况下都与运动员的奖金相差无几。

通常情况下,运动员改年龄,多是由领导授意,教练来办。一个运动队基本上都是在同一时间招生的,当这批学员来到运动队之后,教练甚至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为这批运动员集体更改年龄。

对于地方体育局而言,在省运会、城运会上获得好成绩,是极大的政绩,因此地方体育局通常都很看重这类国内比拼的“窝里斗”的运动会,这也是为什么全运会的冠军奖金甚至要超过亚运会的冠军奖金的原因。

改年龄其实并不容易,单凭一个教练的力量还难以做到,但领导有政绩的追求,他说上一句话,相关部门自然会网开一面。通常情况下,家长起初并不知情,甚至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改年龄。但得知如果自己不改,最后只能吃亏的时候,他们也默许了这样的做法。家长自己也想让孩子出人头地,既然选择了这一行,那么就只能昧着良心去做一些事情。

今年亚洲杯之前,足球圈传出了冯仁亮的假年龄事件,在火车头队踢球的时候,为了能让冯仁亮参加全运会,火车头俱乐部将他的年龄从1988年改到了 1989年。这样一来,冯仁亮就能够以适龄球员的身份,参加第11届全运会。在改年龄的过程中,冯仁亮对领导的安排只能听之任之。换句话说,你是多大年纪,不是你自己和父母说了算,而是领导说了算。


图:年幼的小孩因为体重轻、身体柔韧、恐惧心理又相对较弱,比较容易掌握高难动作。图为,中国教练在帮小孩劈腿。(Getty Images)

“年龄门”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中国足球在世界性的青少年比赛总有不俗表现,实际上这都是以大打小的结果。1985年世少赛中国队闯进前八,但中国足协注册办主任马成全在 2000年曾揭露,那届国少全部是超龄球员;1991年的世少赛上邓乐军入选最佳阵容,在与皮耶罗的较量中还占据上风。有消息称,邓乐军的出生日期是1969年,让22岁的邓乐军对阵16岁的皮耶罗,谁胜谁负自然非常明显。

2007年,泰国曼谷大学生运动会的篮球比赛中,被揭出有个别中国球员的报名年龄比实际年龄大。在亚洲U-18男篮青年锦标赛上,亚篮联再度指出,中国队多名队员年龄肯定有问题。2008年,大陆一家媒体曝出易建联小学学籍上的生日,据此,阿联的年龄一下子增大了3岁,此事在中美篮球界引起巨大反响。2009年,中国男篮国少队的年龄问题再遭到质疑,亚篮联认为中国队多数球员年龄存在虚报的现象。

中国著名田径教练王德显克扣徒弟工资奖金的官司曾经轰动中国体坛。作为状告王德显的运动员之一——郭萍还揭露了王德显更改运动员年龄的问题。郭萍在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1977年6月15日,但实际上郭萍是1980年8月出生的。郭萍表示,这是1996年王德显为让她参加马拉松比赛而要求她虚报年龄。

去年举行的第13届广东省省运会规定:参赛运动员最小不得低于9岁,最大不得超过18岁。广东省体育局对近1.5万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骨龄测试,一共查出2113名涉嫌“年龄造假”的运动员。


图:不同于球类运动,改年龄为了“以大打小”,体操、花样滑冰、跳水等技巧型项目,是要“以小比大”。图为,中国教练指导小孩跳水。(Getty Images)

技巧型项目要“以小比大”

不同于球类运动的“以大打小”,体操、花样滑冰、跳水等技巧型项目,是要“以小比大”,这几个项目都有最低年龄限制,目的是避免运动员早期训练。

花样滑冰规定在当年7月1日前年满15周岁的选手才能参加奥运会或者成年组世锦赛,都灵冬奥会双人滑银牌得主张丹受到质疑,就是因为她可能在14岁时就参加了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和2002年世锦赛。

体操则要求女选手必须年满16周岁才能参加奥运会,董芳霄在14岁时就参加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被曝光后遭到收回奥运铜牌的重罚,杨云、江钰源、何可欣也曾遭到类似的质疑。

年幼的选手因为体重轻、身体柔韧、恐惧心理又相对较弱,比较容易掌握高难动作。女队员发育后,会出现皮下脂肪增厚现象,不如以前灵巧,这对于需要技巧的运动员而言是致命的。而东方女孩的发育不像西方女孩那么早,如果再改过年龄,身体尚未发育的小女孩和发育成熟的大姑娘同场竞技,竞争的天平自然会发生倾斜。

但太过低龄就从事高水平“早期训练”容易让选手受到摧残或受伤,令在表现人体美的这些项目沦为“杂技”。“跳水女皇”伏明霞就曾在12岁零6个月的时候夺得世锦赛冠军,一度引发“摧残儿童”的争议。

2005年十运会,当时的中国艺术体操女皇钟玲怒揭艺体黑幕,后来发展到与对手互揭年龄门,当时媒体曝光资料显示,有的队员在13岁夺得过全国少年组冠军,在15岁时还夺得少年组冠军。事实上少年组比赛最大年龄是不能超过13岁。

2007年,杨云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漏了嘴,她说自己在14岁时就夺得了悉尼奥运会冠军,后来辩解是口误。其实女孩谁不喜欢年轻点呢?因此退役之后,很多队员就想办法再把年龄改回去,去年轰动一时的董芳霄被查出年龄造假,就是因为改回去时露了马脚。

其实,张丹和张昊以前就因为年龄问题受到过海外媒体质疑。2009年,哈尔滨大学生冬运会,在赛前发布会上,一家德国媒体女记者提问:“请问张昊先生,您是在什么大学就读的什么专业?”当时的张昊一脸茫然,在支支吾吾数秒钟后答出了一个恐怕是全世界都不曾有过的本科专业名词。最后“机灵”的翻译巧妙地利用中英文间的表述差异化解了尴尬。当时全场鸦雀无声,一个德国记者和在场的数十个中国媒体人竟无人能道出个所以然。这足见绝大多数中国记者对于改年龄现象的默认乃至漠视。

改完年龄后麻烦事一大堆

很多年轻运动员都在小时候被改过年龄,但最终成才的毕竟是少数,那些被改过年龄,之后又退出体育圈的人,最终要背负着更改年龄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

一名只参加过一届省运会的游泳选手在退役之后诉苦道:“我就是一个改年龄的受害者。当年为了参加省运会,我们集体被教练改了年龄。本以为自己改了年龄,就有了更大的资本,可以在省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了,但没想到,在比赛中我还是未能进入前三。没办法,别人也改了,人家比我还大……”因为没有取得成绩,他最后只能选择退役,但没想到假年龄在日后的生活中还是给他造成了很大的烦恼。他说:“确实很麻烦,上学,结婚办手续的时候都麻烦。我不知道该怎么和我的孩子讲我的这段经历。 ”

还有个女孩也是改龄黑幕下的一个普通一员,在她想结婚时,还在省队U20梯队效力。这支队伍人员不整齐,她又是队伍当中的主力球员,不仅教练不想放她走,队伍的领导也坚持让她再坚持坚持。可是年龄一年年在增长着,她到了该组建自己家庭的时候了,双方的父母也都着急办婚事,一再地催促她快点登记结婚。可是,她还在U20梯队,球队领导犯了愁,怎么开这个介绍信,证明她单身而且到了法定年龄呢?但是她的身份证和户籍上没到年龄。这位女球员结婚心切,反复找领导谈没有用,最后发展到了罢赛,并且到领导办公室哭闹。

这种时候,有门路的人会托关系把年龄再改回几岁,而没有关系的,就只能跟时间较劲了。而这位女球员就是没有门路的。当初为了出成绩,球队领导花了力气去把年龄改了,现在要改回去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没有办法,这个女球员先办了婚礼,但是一直不敢要孩子,因为怕上不了户口。苦等了三年之后才登记,然后才敢要孩子。

相关新闻
中国全国运动会丑闻不绝的背后
中国体坛再爆丑闻 单车三连冠沦为廉价劳工
凝眸:大家都撒谎,所以大家都没有撒谎?
兴奋剂、假球 袁伟民出书曝大陆体坛内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