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直守正 节操自持

智真
font print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陈廷敬,字子端,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人,先后担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修身敦行、淳厚、谨慎是其基本处世作风,以卓越的学识和高洁的人品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被人们称为官品、人品、文品俱佳的一代贤相。

陈廷敬出自书香门第,家风淳朴,家教甚严,他从小喜爱读书,三岁起诵诗词,六岁读私塾学习儒家经典,“读书过目辄不忘”,九岁赋〈牡丹诗〉有“欲使物皆春”的句子,被人称为“神童”。

他尤喜圣贤之道,深知古之为文者,非以其辞,期于明道。特别注重修身、养性,经常以历代名士的节操和忧国忧民的胸怀自勉,虽然年幼,已抱经世济民之志。

陈廷敬二十岁时以进士入仕,任内弘文院侍读,三十四岁时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康熙皇帝日讲起居官注,兼记注与讲解经史于一身,即将皇帝的一言一行书之于简册并为皇帝讲解经史。

他协助十六岁的康熙清除鳌拜及其同党,并为康熙讲授各种经典著作及治国理念、为君之道。他向康熙讲《论语》中“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真诚的期盼皇帝崇尚礼、义、信而勿追求虚名,不说空话,多办实事。

他和掌院学士喇沙里、侍讲学士张英等多次与康熙谈经论史,评述前代朝臣、宦官结为朋党营私舞弊祸国的大量史实,提醒皇帝以史为鉴不掉以轻心。康熙多次表扬他们“每日进讲,启迪朕心,甚有裨益”。还特别赞扬陈廷敬“夙侍讲幄,简任论扉,恪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淹洽、文采优长……”,并赐予《御制诗集》。

陈廷敬针对当时清廷内不少官员贪污腐化的现状,向朝廷上疏说:“贪廉是衡量一个官员是否合格的关键。要使官员清廉,就先要使他们养成节俭的品质。古人以俭素为美。现在由于奢侈之风未除,以至办事节俭反受讥笑,铺张浪费而无人反对,于是贪污求利、触犯法律的事就跟着多起来。”

康熙表示赞同,指出今后“务须返朴还淳,格循法制,以副朕敦本务实,崇尚书俭至意”。

陈廷敬还上疏说:“考察总督巡抚须以养民教民为称职,要做到指导和管好吏员,孔子说过:‘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也。’要使百姓不触犯条令,不如先行上之教。凡是官吏加派火耗,贪赃受贿,搜刮百姓,他每天就忙碌于察言观色、逢迎上司,又哪有工夫去行上之教呢?百姓看到吏员的所做所为,就会说:‘这样的人还能教导我吗?’因此总督巡抚合适的人选要自己身正,不为利欲所动,为群吏做出榜样。”

陈廷敬的上疏被朝廷采纳,康熙经常与他讨论朝政大事,陈廷敬针对当时农民赋役苛重的情况,提出减免钱粮税收的一些办法,得到了实施。后来,他被升任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陈廷敬到吏部上任后,立下规矩说:“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为了抵制跑官、要官、买官的不正之风,他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

他提倡“廉俭以正风尚”,注重个人修养,作风公道正派。周围有德才出众者,他均极力举荐。康熙曾召各部大臣举廉能官吏,陈廷敬举荐的陆陇其、邵嗣尧、王士祯等皆是百姓称颂的清官,康熙遂将他们提拔为御史,又升为尚书。

有人告诉陈廷敬:“这几个人廉而刚,好提意见,说不定将来会弄到你头上。”陈廷敬表示,刚一些,提意见多一些,有什么不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康熙知道后夸奖他说︰“卿为耆旧,可称全人”。

陈廷敬生平好学,诗、文、乐极致,其“文与诗皆雅健绝伦,渊源最正”,他写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和品味:“夫诗之为物,……其至者足以动天地而格神祇,穷性命而明道德”。

康熙很欣赏他写的〈赐石榴子〉诗:“仙禁云深簇仗低,午朝帘下报班齐。侍臣密列名王右,使臣曾过大夏西。安石种栽红豆蔻,火珠光迸赤玻璃。风霜历后含苞实,只有丹心老不迷。”康熙帝写诗赠给他:“礼义传家训,清新授紫毫。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视其为盛唐贤相房玄龄、姚崇和大诗人李白、杜甫一样的人。

陈廷敬还担任语言文字巨著《珮文韵府》,和大形字书《康熙字典》的总修官,《康熙字典》是中国文化史上首部辞书,全书四十二卷,收录四万七千多字,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廷敬是中国古代知识份子效仿圣贤为人处世的典范,他的心里始终存有古圣 贤铁肩担道义的理想和正直品格。一生辅弼康熙五十三年,踏实稳重,他的为官正直、敢于直谏;康熙的虚心纳谏,从善如流,臣君相濡以沫,以一代名臣和旷世明君而载入史册。

康熙赐予他的楹联“春归乔木深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大意是:春风吹来,高大的乔木愈加荫浓茂盛;秋霜降临,晚开的金菊更是芳菲馨香,这是对陈廷敬人品的高度评价,也是其人生的最好写照。

其实无论在任何时候,坚守道德、良知、节操,都是做人最重要的,因为纯正美好的品质和为善的意志永恒,无私的境界和宽广的胸怀永远与天地同在!

--转载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闻过则喜,顾名思义,就是别人批评自己错误时依旧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欣然、虚心的接受意见。这不仅体现着个人的修为与素养,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 严冬过后,美好的春天来临了,春是一年之始,天地间万物复苏,生机无限,人们所见所闻皆是春意盎然...
  • 传统儒、释、道文化皆从因缘、因果关系,来探讨人生意义和归宿问题。
  • 以宽宏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仁爱无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宽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宽以待人。
  • 说起李白,几乎无人不晓,人们赞赏他的辉煌艺术成就,更敬佩他一身浩气,济苍生、报国家,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 北宋时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刘庭式,当时的苏东坡,很赏识、敬重他的人品。
  • 昔日孔子在齐国听舜帝时代创作的大乐舞《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杜甫崇高的艺术成就,源于他仁爱、无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在国家、民族面临危难之时,他关爱百姓,关注未来,呼唤正义,揭露黑暗势力,用诗歌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 中华传统文化是神传之半神文化,半神文化当然有它的神迹在。据古人留下的文艺专著和其它记录中,半神文化的神迹表现遍布历代的诗、画、乐等文艺形式中。
  • 成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粹之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