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赴汤蹈火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所以战胜而又能固守城池的人,要给予爵位表示奖赏;能攻陷敌人城池的人,要将所得的财货赠给他,用来增加他的财富和权势。如此一来,才能使将士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勇敢而不怕死的为国尽忠。

据《汉书.卷四九.晁错传》中记载,晁错是西汉颖川人,个性刚直严厉,行事苛刻。晁错深受汉文帝器重,后任命他为太子家令。由于晁错有才智、学识丰富,当时号称为“智囊”。

太子(汉景帝)即位后,晁错升为御史大夫。当时,吴楚等七国诸侯非常骄纵,晁错担心诸侯谋变,于是建议应逐步削弱诸侯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他的意见获得景帝采纳。

后来七国诸侯得到消息,就以讨伐晁错为名,联合起兵造反,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十分忧惧,为了平息七国的叛乱,竟听信大臣袁盎的话,下令将晁错腰斩于东市。晁错虽死,但七国并未息兵,景帝也深感遗憾。

西汉时匈奴非常强大,因此常常侵犯边境,晁错多次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对文、景帝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言。本文典故就是他针对边塞守备所提的建议,认为应用鼓励的方式来勉励官兵保卫国土。
后来,人们就从这里引申出“赴汤蹈火”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不畏艰险,奋不顾身。

--摘编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