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无敌舰队之沉没

利凡
font print 人气: 1170
【字号】    
   标签: tags:

您是否还记得去年曾经远渡重洋来到台湾的西班牙仿古大帆船“安达鲁西亚号”?她就是曾经叱咤大航海时代,跟随麦哲伦完成环行世界一周的加雷翁舰(Galeón)……

公元15~17世纪,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大发现时期”,又称“大航海时代”。此时期欧洲各国均致力于海洋探险,纷纷建造、组织船队,到世界各地的海洋与陆地,寻找贸易据点和伙伴。为此,欧洲在该时期出现许多伟大的航海家,诸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哥伦布、麦哲伦、迪亚士、塔加码等人;美洲新大陆也是在这时候被这些探险家们发现。总之,大航海时代可说是欧洲史上一段精彩的华丽冒险旅程。

寻找梦幻的东方明珠

西班牙的崛起,起因于所谓“地理大发现”。公元15世纪时,欧洲世界和东方中国的传统贸易路线--丝绸之路(Silk Road),因土耳其帝国兴起而中止。欧洲商人为了找寻一条新的贸易管道至东方取得丝绸、香料、瓷器等商品回欧洲贩卖,于是开始思索能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早期葡萄牙人开辟的向东方新路线是往非洲南端走。公元1488年时,航海家迪亚士发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接着1498年,塔加码已从大西洋绕过非洲南端到印度洋,然后从印度洋到达印度。经由这条路线,葡萄牙人得以避开地中海地区鄂图曼土耳其人的攻击,最后从南中国海抵达中国。葡萄牙在1557年抵达澳门后,便将其做为东方的贸易根据地。

意外发现美洲新大陆

西班牙人深信“地圆说”,认为未必只有向东走才能抵达中国,向西走绕过半个地球一样可到达目的地。这个理论得到当时伊莎贝拉女王的支持,于是哥伦布在1492年率领三艘帆船离开西班牙,开始向西航行希望抵达东方。


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1451~1506年)。(维基百科)

哥伦布向西航行后不久,果真发现一块陆地,但当时他不知道自己发现的是西方人未知的美洲新大陆,还以为绕过半个地球来到东方、印度,所以称这块大陆为印度群岛、当地的人为Indian,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印地安人。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帝国开始不断前往美洲地区探险并扩张殖民地。1519年,科达士征服墨西哥后,直接或间接导致阿兹提克帝国、马雅文明的灭亡。

航行世界一周之创举

公元1519~1522年,航海家麦哲伦绕过南美洲南部,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继续向西航行。到达菲律宾时,麦哲伦却被当地原住民杀害,只留下麦哲伦的团队持续进行航程,最后回到西班牙,完成绕行地球一周的创举。


完成航行世界一周创举的麦哲伦(1480~1521)年。(维基百科)

随着西班牙海上探险事业开展,其军队势力也进入南美洲。1531年,另一个西班牙人匹德罗率领一支探险队攻击南美洲西部印加帝国,最后把印加帝国消灭掉。自此,整个中美洲从墨西哥到南美洲印加帝国,都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方文明入侵同时,也宣告中美洲三大古文明之灭亡。

西班牙日不落国崛起

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的全球探险活动,征服整个中南美洲,甚至在亚洲地区建立据点,包括菲律宾和台湾,都曾是西班牙人的商贸中心。例如1628年,西班牙人便曾在台湾北部淡水建筑城堡,命名为“圣多明哥”(Santo Domigo,也就是后来荷兰人改建的淡水红毛城)。

通过一连串的殖民地占领行动,西班牙在当时建立起一个横跨全球的超级大帝国、世界性的超级强权。又因西班牙占领殖民地之多,太阳何时都能照耀在领土上,因此又有“日不落帝国”的封号,显示其繁荣强盛。西班牙帝国如此壮大的原因,主要得力于中、南美洲殖民地的丰富天然资源。在被西班牙占领之前,墨西哥因盛产白银,素有“白银之国”封号,而印加帝国也因盛产黄金而有“黄金帝国”之称。

当西班牙控制墨西哥,占领印加帝国后,开始大量开采中南美洲的金银矿,并且利用这些资源铸造钱币,运回欧洲或流通到各地,所以当时西班牙是欧洲最有钱、最富裕的国家。而当时所铸造的西班牙钱币,因为品质、成色优于中国的银元,因此也大量流通在中国,尤其台湾地区。例如清朝时期在台湾曾经流通过的“佛银”或叫“双柱”,就是所谓的西班牙银圆,因钱币上正面印有西班牙国王戴假发的头像、背面图案为一面盾牌,左右两边各有一对柱子,故有此名称。

宗教改革掀纷乱战争

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各国,致力朝向海洋外的世界蓬勃发展。然而,就在16~17世纪,欧洲本土也热闹万分。当时整个欧洲因为宗教问题,也就是新、旧教冲突,陷入大规模战争中。宗教战争的爆发导因于16世纪发生的“宗教改革”,简单来讲,宗教改革源于一些教会人士像马丁路德、喀尔文等人为反对罗马天主教的腐败,于是脱离教会,追求基督教教义。所以当时整个欧洲分裂成两派,一派是拥护天主教会,也就是罗马教会、教皇,称“旧教”;另一派主张改革、要脱离罗马教会的则叫“新教”。

因欧洲各国宗教信仰不同,有些支持旧教,有些支持新教,因此发生很多宗教战争或内战,最著名的就是所谓“三十年战争”,西班牙无可避免卷入当时欧洲纷乱的局势当中。而西班牙的战争一打就是数十年,从1566年的西班牙属地荷兰叛乱开始,最后1581年信仰新教的荷兰从支持旧教的西班牙脱离并独立,1609年双方才签订休战协定,终止同样30几年的战争。这场撼动整个欧洲,改变欧洲局势,也让西班牙从此元气大伤,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

无敌舰队溃败遭瓦解

另一场关键性的宗教战争是1585~1604年的英西战争,其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即“无敌舰队之役”。这场战役体现英、西双方的海军实力与国力。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1588年派出由150艘以上大战舰所组成史上“最幸运的无敌舰队”大举挥军英国,却反遭英国海军冲散而溃败。无敌舰队被英军击败后,本想南退,却因风向不对而北飘,最后回国时仅存43艘。


1588年,被英军击败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离开费罗尔湾。(维基百科)

这场战役,让西班牙人引以为傲的无敌舰队损失百艘以上,超过1万4千名士兵伤亡。而国势鼎盛的西班牙帝国,也因接连不断的大、小战事使国力耗损殆尽,纵使有中南美洲殖民地的金山、银山也不足以支付庞大战争花费。叱咤16、17世纪海上之王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帝国,最终还是沉没了。

相反地,在西班牙国势逐渐衰弱后,英国却逐渐则成为海上强权,开启了伊莉莎白一世的盛世,成为继西班牙之后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一段时间内他们似乎是不可战胜的,但终究难逃失败。认真想想这些,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
  • 据《古春风楼琐记》记载,琉球国位于福建以东的海上,《隋书》中称为“流求”,《元史》中写作“求”。据说该岛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包围着,最初有一对夫妇住在岛上。
  • 世上的统治者无论多么显赫,在岁月的长河里大都会黯然失色,真正能为后人敬仰的是那些善待百姓的人,可惜这类统治者为数不多。18世纪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又名: 弗里德里希二世,1712-1786)就是一位开明睿智的君主,至今依然深受德国人爱戴。
  • 大量游客的呼气正对法老王陵墓内的华丽雕刻和彩绘装饰造成伤害,如果持续开放游客参观,法老王陵墓将面临消失的命运。
  • 公元79年8月24日,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猛烈爆发,来不及逃生的居民连同整座城市瞬间被掩埋....
  • 这座古老的王宫溯源于公元九世纪,原是侵占西班牙的穆斯林王朝(Muslim)为防御工事而建造的堡垒。16世纪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Carlos I)与菲利普二世(Felipe II)将她改建为阿尔卡萨宫(Alcázar),但却被1734年圣诞前夕的一场大火毁坏殆尽。
  • “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班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班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班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第一任总统 乔治‧华盛顿
  • 公元1265年初夏,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开拓者的但丁.亚里基艾利( Dante Alighieri ),诞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斯一户没落的贵族家庭。
  • 先哲苏格拉底(Socrates)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哲学家,有“西方孔子”之称,希腊神谕称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他对人们的思想变化有着透澈的洞察和了解,但对别人的错误却从不采取指责的态度,而是采取一种幽默感的迂回方式。对于人生的矛盾或冲突,他总平和含笑以对。
  • 在西方文化中,十五世纪的圣女贞德(Jeanne d'Arc)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她传奇的一生几百年来不断的在著名作家和作曲家的笔下重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