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缅怀老街长 西螺建廖重光纪念铜像

人气: 72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2年12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廖素贞台湾云林报导)日治时期西螺第二任街长(镇长)廖重光,虽已辞世一甲子,但其对西螺的贡献及为人典范,迄今仍另人津津乐道,西螺镇公所为缅怀其贡献,特别在西螺延平路及大同路交界处铸造廖重光纪念铜像,除表达对前街长的敬意也勉励后人饮水思源,让西螺老街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6日举行揭牌仪式,特别邀请廖重光的长孙廖奎一,远自日本返乡与西螺镇长萧泽梧、雕塑家王秀杞及地方首长、地方乡亲近百人共同举行揭牌仪式,场面温馨感人!

雕塑家王秀杞(右一)赠送给廖奎一(左二)廖重光的雏型铜像。(摄影:廖素贞/大纪元)

廖重光的长孙廖奎一(右一)与雕塑家王秀杞(左一)在铜像前合影。(摄影:廖素贞/大纪元)

铜像雕塑着穿着礼服的街长廖重光,一手握着三轮车拔,一手牵着车旁的小孩,车里还装满了西螺的特产,旁边站着一位农妇,手捧着稻米,雕塑师王秀杞表示,这座铜像象征当时街长掌管着西螺的市政,也代表着西螺精神的传承,同时又展现西螺丰富的农特产。
揭牌仪式,特别邀请廖重光的长孙廖奎一(前排右三)与西螺镇长萧泽梧(前排右二)及雕塑家王秀杞(前排右一)和乡亲们举行揭牌仪式。(县府提供)

西螺镇长萧泽梧指出,西螺市区街道宽敞笔直,令其它乡镇称羡,皆归功于前街长廖重光高瞻远瞩,现今西螺街道蓝图,都是当时所立下的基础。“为了拓宽街道,当时担任街长的廖重光率先打掉自己位于西螺老街的房子,为减轻店家的经济负担,街长还特地向日本银行贷款给镇民,他对镇民的体恤,深受镇民的爱戴,在短短的4年内完成了西螺老街的重建计划,对西螺镇的发展影响深远。”
廖重光的长孙廖奎一(右一)与螺阳文教基金会创会会长廖登堂(左一)及乡亲在铜像前合影。

1924年(日本昭和时代)任西螺街第二任街长的廖重光,是日治时期第一位担任街长的台湾人,在13年的街长任内,完成西螺延平路市街改正,奠定西螺都市计划的基础,获颁台湾绅章,另于1921年扩建“振文书院”1926年重建廖氏宗亲庙“崇远堂”,1948年协助争取西螺大桥续建,出钱出力,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