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来台奉献半世纪 美籍修女忆往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3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市5日电)中华圣母会79岁美籍修女华淑芳,来台奉献超过半世纪,曾获颁“绩优外籍宗教人士”,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她早年筚路褴褛的艰辛,以及初来台湾的乌龙糗事。

193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华淑芳,年轻时就读马偕大学医学院,因拜读“现代传教士之父”雷鸣远神父的自传,受到感召,决定要加入中国修会,并立下要为中国人服务的心愿。

华淑芳说,1956年她自医学院毕业后,因经济条件不佳,花了250元美元从美国搭乘货船到台湾。这趟旅程足足花了18天时间,在与船长闲聊当中,学到了毕生第1句中文“好美丽”。

来到台湾后,因为语言不通,华淑芳句句离不开“好美丽”,就连居住的环境潮湿破旧,她也说“好美丽”,因此闹出不少笑话。

华淑芳回忆说,她刚到台湾时,修会的姊妹很担心她会适应不良,怕她吃不饱,有好吃的东西都留给她。当时台湾的厕所仍是传统茅坑,修会的会长却拿自己的零用金,为她买了坐式马桶,让她好感动。

她说,她永远记得马桶运来那天,三轮车噗噗噗的声音及当时情景,让她发现台湾人是如此可爱、如此真心地对待她。

自称“美国鼻子、台湾心脏”的华淑芳,来台第1年就到医疗资源极度缺乏的嘉义县梅山乡,创立“海星诊所”,开启她在台行医的序幕。

她说,当时梅山还是石头路,因为交通不便,她与修会姊妹常以徒步方式,用担架把病患运下山治疗,也因为这样,她经常跌倒,现在才会饱受膝关节退化之苦。

华淑芳说,有一天,有位妇人抱着罹患肠胃炎的小孩到诊所,她当时在嘉义县海区行医,接到消息后,立刻搭了2、3个小时的车赶回诊所,但是到了诊所时,小孩已因病重而过世。

她说,她永远记得妇人将小孩抱给她时,毯子里仍残留着小孩余温那种湿湿热热的感觉。正因为令人遗憾的事不断发生,让她在当时就发愿要创立医院,更促成往后设立阿里山医疗站的决定。

华淑芳毕生为嘉义地区的医疗及人才培育而努力,1966年创立天主教圣马尔定医院,1970年筹设崇仁护校,来台近一甲子,获得的荣誉与奉献不可细数,2007年获内政部颁发“绩优外籍宗教人士”;2011年获颁内政部“马偕计划”认证,获得外侨永久居留证。

对于毕生的奉献与荣耀,华淑芳只是谦虚说,这只是遵行主的旨意,50几年来她过得很充实而快乐,一点也不后悔。

她说,去年获得医疗奉献奖时,很多早年被她看过病的小朋友,因为看到新闻报导,纷纷到医院与她相认,感谢她当年的救治之恩。这些温暖的回馈,让她更加肯定自己的选择,也希望自己的故事能感染更多的人加入修会及无私奉献的行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