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文化的全息特性 看中国舞

文、图╱章天亮、新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北宋徽宗年间,开封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测字先生叫做谢石。任何人随手写一个字,谢石就可以根据这个字说出这个人的过去未来,不但准确度惊人,而且入情入理。

测字看过去未来 故事二则

简单举两个例子。有一个京城做官的人妻子怀了孕,过了产期也没有生下来,便拿着写好的“也”字让谢石看,测一下何时生产。谢石看了看说,这个字恐怕不是你写的,而是你夫人写的。此人吃了一惊,问谢石何以知之。谢石说:“之乎者也的‘也’是个助词,所以是‘贤内助’所写。”

那人让谢石再看,谢石说,你现在想换一个官职做,但是换不成。此人又问为何。谢石解释说,“也”字填水为“池”,填马为“驰”,你要运动一个官职,但是池里没有水,陆地没有马,所以你就动不了。接着谢石又说,这个人家里近亲都已过世,财物也散尽了,因为“也”是“他”去掉“人”,“地”字去掉“土”,所以家里既没有地也没有人了。这也都说对了。

谢石测字神乎其技,靖康之耻后,高宗南渡,谢石也到了杭州。高宗听说谢石测字很准,就微服私访。高宗用脚在地上写了个“一”,让谢石测。

“一”这个字没办法拆,谢石却吃了一惊,说“土地”上写着“一”,“土”上加“一”是个“王”字,您不是一般的人。

高宗听了,叫谢石次日进宫,然后写了个“春”字让谢石测。谢石说,“春”的“秦”字头太重,压得下面的“日”头都无光了,实际就是指当权的秦桧陷害岳飞之事。秦桧大怒,将谢石发配到岭南。

在路上,谢石看到一个人也在测字,他就让这个人测一下自己的名,就是“石”字。那个人说你旁边跟着“狱卒”,“石”见“卒”为“碎”字,兆头不好。又问狱卒姓什么,狱卒说姓皮。那人说“石”见“皮”为“破”字,恐怕你此次发配,有去无回。后来,果然谢石一直未被赦免,死在了岭南。

中国文化具全息性 超越西方


之所以想起这个故事,是因为最近欣闻新唐人电视台将举办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由此联想到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性--全息性。

我大学二年级时做物理实验,其中一项就是拍摄激光全息照片。将两束激光打在一个物体上拍照,成像后的照片无论剪得多碎,任何一个碎片都可以还原出被拍摄物体的全部信息。

现代西方科学的“全息”观点仍然停留在很浅薄的层次,而中国的中医早就知道一个人的耳朵、双足等都是这个人的全息缩影,所以针灸师只要在耳朵上针灸,就可以包治百病。再从“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就可以知道治病、治人、治国,一理相通。这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一脉相承。

道家的全息观点就更加强了,他们认为人体就是宇宙的缩影,所以道家探究宇宙,不是用欧洲人这种望远镜来看,而是反过来以修炼的方式探究自己的人体,从中就可以得知宇宙的特性。文章的开头举的测字例子即说明,哪怕只是一个汉字,里面都孕育着巨大的天机。

藉中国舞大赛 还原文化精髓

当我们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常会感到中国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不知从何说起。不懂历史的人,在理解中国文化上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不懂儒、释、道,也不会理解中国人思维和行事方式的来源;至于文学中的类比、起兴、设喻、谐音、用典、射覆等等,更是花样百出。

新唐人电视台中国舞大赛却给我们介绍中国文化的全新思路--既然中国文化是全息的,拿出任何一部分,不也都可以还原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吗?

此次美国神韵艺术团的巡回演出,已是以全息的方式,把中国文化最精华的部分以纯善、纯美的艺术表现出来。这些演出如此的美丽,不仅让我们看到高超的艺术,更感到让人醍醐灌顶的纯正能量。而承载这种艺术和能量的重要部分,就是中国舞。也只有中国的古典舞蹈才能包容进博大精深的内涵。

中国舞与中国文化一样,既规范又不受规范的限制。说规范,是演员的每个动作都要到位,说超越规范,又是因为中国舞更讲究韵味。而这种韵味早已超越了技术层面的训练。

看看神韵艺术团的演出就可以知道,演员从面部表情到肢体动作中所流露出来的男子的阳刚、女子的柔顺、忠孝节义的精神、敬天信神的谦卑都像涓涓清流,来自演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诠释,清新高洁、润物无声。

中国舞体现包容与和谐精神

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包容文化,讲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一教独大的现象,反而是儒、释、道信仰的交相辉映。盛唐文化的海纳百川体现的就是包容与和谐的精神。

这种精神映射到中国舞,它的起源与发展也溶入了各种美好的内在德行和外显的武术动作等。一切能够带给人美好的心灵陶冶和视觉享受的,都可以溶入中国舞蹈之中,或者被中国舞蹈表现。这种溶入可以说是“包容”精神的体现,而溶合得又如此之自然、如此之完美,则是中国文化“和谐”精神的体现了。

儒、释、道的经典固然精深,却浩如烟海;煌煌二十四史,在现代人看来未免晦涩繁复。新唐人电视台的中国舞大赛,可以说独辟蹊径,以这样人人都能看懂、人人都能欣赏、人人都能陶醉的简约方式,来弘扬中国文化,又是“全息性”的弘扬。这对于那些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复兴、光大和重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思路与福音。

本文转自15期【新纪元周刊】“中国舞蹈”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26/index.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受师父嘱咐到山下的繁华街市卖胭脂,身在世俗,打情骂俏的、孩子哭、痞子闹的,没点安宁,书生每天晚上回来打坐,心也被搅得不安宁。他也不好问师父,只好自己想,自己悟。后来明白:修道人的心是为修道而来,心在道中,自然就能远离世俗。
  • 盖洛普调查指出,92.4%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相信造物主的存在。在这些科学家看来,科学与宗教并非是排斥关系。他们可以一方面探讨世界的奥秘,一方面赞叹神的伟大。
  • 民间有句话说:儿是冤家女是愁。咋一听,好象在感叹父母养育儿女之艰辛、老来无靠之担忧、代际沟通之不易。非也。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
  • 郭文通是庆都人,在明朝嘉靖末年(1522年~1566年),做了碣石卫经历官,当时出征讨伐贼寇的各路将领,都打了败仗。百姓们人心惶惶,官兵们无心拒贼,唯独郭文通军纪严明,士气高昂……
  • “家有千金”的古代中国人如何“择婿”?榜下捉婿、以联选婿……不同的择婿方式显示不同的价值观与智慧。
  • 汤斌,字孔伯,是清朝河南睢州人,是当时的名臣,康熙时被任命为江苏巡抚,他奉旨前去赴任时,一路布衣牛车,只跟了一老人作为随从。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年轻官员,衣冠华丽,骑马的随从众多,这些人一会儿上前面,一会儿上后面,时不时的就碰撞到汤斌的车马...
  • 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游说,就好比请野兽上西餐厅,让飞鸟去音乐馆听贝多芬一样......
  • 预言,就是预先说出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小的预言是预言某个人某件事,或者预言某个人一生的命运;大的预言是预言某个国家以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兴衰治乱。
  • 预言,就是预先说出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小的预言是预言某个人某件事,或者预言某个人一生的命运;大的预言是预言某个国家以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兴衰治乱。
  • 答应别人的事,就应秉持“真”的原则,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做到,这是为人处世之本,是一种传统美德。看一看这些不惜身家性命而谨守守信重诺做人准则的古人,真是令人由衷的钦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