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346)

中集-第十—章:中共后集权时代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六节:再见!盐源的老妈妈(1)

九月十四日下午五点钟,我就到了梅雨的山脚下,挑着行李沿石板小道往下走去,转过几道弯就到了詹大妈的柴门前,隔着篱笆向里看,与两个月前第一次来时不同的,堂屋大门外,用竹篱笆围成的三合土院坝里,铺着一层还没有晒干的谷子和一堆包谷。四周堆着像小山头一样的包谷杆,几只密蜂从墙头上飞出,嗡嗡的绕着那些稿杆不知寻找什么。

詹大妈和两个小孙子,正在晒坝上收拾没有脱粒干净的包谷棒,她的大儿子和媳妇正在园子里挖土,赶着种上越冬的蔬菜全家人都在忙碌着。尽管他们并不富俗,但田园的乐趣和温馨却笼罩着这个家,令人不由得生出一种羡慕来。

我在门外放下行李挑,轻轻地推那柴门,可是那伏在屋檐边的小狗却蹿了出来,站在坝子里对着我汪汪的叫个不停。

两个孩子立即回过头来,认出是他们的老师来了,一边喊,一边跑过来开门,争先恐后把我的行李担子拎进了堂屋里。

詹大妈站起身来,笑咪咪地朝我走来,一面牵着我的手走进堂屋。正在挖地的詹老大夫妇也丢下锄头跟了进来。就连那条狗也直甩尾巴向我表示欢迎。

被这盛情的迎接所包围,我立即感到了家的温馨,忘却了白天在场部管教科所留下的不愉快,堂屋里正烧着树疙瘩,我在炉火边的长凳上坐下来。

“手续办完了吧”?詹大妈问道,一边坐下,一边给我端来一杯水,两个孩子靠着我坐下,大妈接着叹了口气说:“要你们这些从重庆来的大学生留下来是不行了,现在总算好了,我说嘛,好人总有好报。!”

她快乐的唠叨着:“这下马上可以看到你的老母亲了!唉,你妈怕六十多岁了吧,这些年怕头发都等白了哟”,我望着他那满布皱纹的脸,体会着天下慈母的心。

真的,妈妈大概接到我将回重庆的信了吧,也许她正在遥远的蔡家场搬着指头数着儿子的归期了!

“在这里住几天吧,你这一回重庆,恐怕就再难回到这儿来了,今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你呢”詹大妈的挽留充满着惜别的伤感,然而我早定好了明天要到达西昌的计划,所以没有回答她。

大妈起身到灶房去了,两个孩子揍在我身边,不断向我提出许多天真的问题:“从盐源到重庆有多远?坐车一天能到么”?“重庆也像盐源街上那么热闹么”?“重庆也像这里有牛有羊么?有草场么”?“重庆也有那么多土地种洋芋和包谷吗”?

我却默默计算:从盐源到西昌,过了金河到达骡马堡,出了骡马堡还要翻越小高山、磨盘山,还不知山上飞雪没有?马路是否已经封冻,明天一早在公共汽车站买得到去西昌的车票吗?倘如买不到,是在盐源留宿一夜第二天再走,还是改乘运货的卡车?

“讲一个故事吧,老师!”孩子们请求道。

这是我最后给他们讲故事了,所以得讲一个有意义的,好让若干年后,孩子们长大成人时,回忆起故事,明白其中的寓意,也回忆这位重庆来的老师,和他们相处的日日夜夜。

“好吧,我就讲一个古代的阿拉伯童话,名字叫“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我开始为孩子们讲起来,两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我。

我知道盐源山里的孩子,特别是经过文革荒废的孩子,暴政剥夺了他们的一切,使他们一贫如洗,更剥夺了他们求知的权利。

照说已是初中生了,但他们还未听到过阿拉伯的故事。所以向他们讲这个故事时,我还要介绍故事的来源。从他们倾听的面部表情里,我能体会出他们是多么渴望知识啊。

“在很古很古以前,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海岛上有一个名叫萨桑的国家。传说萨桑王国的国王山努亚非常残暴,每天要在国内民间,从老百姓家里强迫他们交出一个女孩子和他成亲。但是,过一夜后,等到第二天早晨鸡叫头遍,便要杀掉这个女子,第二天又要在国内再招一个女子,过一夜后,第二天鸡叫以后,又要将她杀掉。如此重复了三年,国王杀掉了国家里一千多个年轻的女孩子”。

我讲到这里看了一下两个孩子、大孩子张大了嘴巴,显得十分惊讶!小儿子干脆把他的小手扒在我的腿上一声不吭。

“萨桑国的老百姓在这种威胁下,为了拯救自己亲生的女儿,纷纷带着女儿逃命他乡,眼看萨桑王国已经没有年轻女子可供他的要求了。于是国王向宰相命令道,“如果宰相完不成任务,那么就要抓他的两个女儿进宫”。

这一天晚上,宰相愁眉苦脸的上朝归来,大女儿桑鲁卓一再追问父亲为什么这样的悲伤?宰相向自己的女儿把国王要他征召民女的事说一了遍。女儿却自告奋勇,向父亲讲了她的主意。”

“第二天宰相无奈,只好顺着女儿,亲手把她交给了国王,哭着同她告别。但是女儿却笑着安慰了自己的老父亲,并要他明天上早朝的时候在宫里来听取她的消息。

晚上桑鲁卓在宫中掌灯的时候就向国王讲了第一个精彩的故事,一直讲到第二天早晨鸡叫,故事还没有讲完,听得入神的国王想听桑鲁卓继续讲完这个故事,终于第一次免去了处死她的计划。

第二天,宰相上朝时果然一早来打探女儿的下落,当他得知女儿昨夜并没有死去,一块石头才从心上放了下来。

第二天机智的桑鲁卓又用新的故事从掌灯时开始讲,讲到第二天鸡叫。故事又剩下一个尾巴,国王再次免去处死他的决定。就这样桑鲁卓整整的向国王讲了一千另一个故事,使国王最后决定不再杀死她。

从此改掉了他残暴的习惯,并且吩府宫中的文官,把桑鲁卓所讲的故事一个一个地记录下来,便成了留传至今的阿拉伯童话”。

我的故事讲完,两个孩子还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久久回味着故事里的情节……(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读完此信,心中一沉,刚读信时冒出来的感激之情,顿时被后面这段文字像一盆脏水泼熄,想到十天前坐在“法堂”上提审时,他那施舍和盛气凌人,使我呕心。
  • 在我面对着即将开始的生活,就有一种朦胧的感觉:在中共统治下,未来是一个用新方式人吃人的社会,是的,我被从政治犯的人肉筵席上撤下来,又被装进另一盘子里,端到另一桌筵席上任人“品食”。
  • 心里正准备见到邓扬光如何讲话时,一些年青人从里面走了出来,这些人我从来没见过,心里掠过一层疑虑,好像过去那些打骂我的人全都回避起来,换上另一批新面孔。
  • 中共后继者对罹难者只走了一个“平反”过场,毛泽东说是“路线斗争”,邓小平说是“有错必纠”,捉鬼放鬼拿百姓作牺牲品,拿百姓生命当“政治需要”,玩给百姓看!
  • 这种特务动作,在六队并不常见,因为残酷的役使和饥寒交迫的生活,使流放者基本上与六队管教人员抱敌对心态,“告密”一直被认为是最无耻的行为。
  • 今天他之所以在我面前吐出真情,是因为他一直想置于死地的人,居然从狱中获得了平反,想到当年被他踩在脚下的顽石,居然会堂堂皇皇无罪出狱了
  • 十五年来灰暗的盐源好像一个少见阳光的小城。我瞪大眼睛,寻找那山头,看见了紧挨县城中心的一个小白点,认得那是盐源公判大会会场,陈力、刘顺森就是在那里就义的。
  • 轻轻松松的一句:“宣告无罪”加上八百元的钞票,就是中共政权对一个无知无辜的青年学生,进行长达二十三年残酷压榨和奴役后,给予“平反昭雪”的全部体现。!
  • 我们是普通老百姓,我们在喊出“中国,我的祖国”时,是因为我们要受这个国家的保护。否则还叫什么祖国呀,我们凭什么无凭白故遭受共产党加害?
  • 武训因不识字为张武举白干了三年,最后被痛打一顿逐出张府,从而痛惜自己不识字,萌生行乞举义学的念头。而我也只能在这里记下这笔“无产阶级专政”对我欠下的工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