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莫要为物役

作者 : 无思
font print 人气: 117
【字号】    
   标签: tags:

新年前几天,家人购置年货,我力说过年不妨稍宽余点,但大体够用就行,不要买的太多。家人说,大过年的,东西只能多不能少,家家如此。劝说无果,年货自然就买的多了。

东西多了,尤其是吃的东西多,这麻烦跟着就来了。大年初三,就开始计划消费(吃),今天解决啥,明天解决啥,总之,不能长期存放的东西,一定要在有味(坏)之前解决掉。

偏偏新年期间食物丰富了,胃口反倒不佳,面对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也只好“努力加餐饭了”。那些食物们,不言不动间支配了我们的食谱,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忽然就想起一个古词来:心为物役。这几天的生活经历,就是一份现实的体验。

记的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海边渔村有俩个渔夫,一个勤劳精明,一个懒惰散淡。勤劳的渔夫早出晚归,终年不愿休息;而懒散的渔夫每天出海打点鱼就回来,把鱼卖掉后,躺在柔软的沙滩上舒舒服服晒太阳。

有一天,懒散的渔夫问勤奋的渔夫说:“你天天这么忙碌为啥呢?”答道:“挣钱买船。”“买船以后呢?”“买大船。”“有大船以后呢?”“买更多的大船。”“再以后呢?”“我就退休不干了,天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你看,我现在不就天天晒太阳吗?” 勤劳的渔夫无语。

故事听起来好像有点消极,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却值得所有人深思。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勤劳的渔夫忙碌一辈子转了一大圈,只为了享受阳光和沙滩,而懒散的渔夫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拥有了,那勤劳渔夫忙碌的一生是不是有点盲目?是不是有点可悲?

很多很多时候啊,我们真的是在盲目的生活,为了名声,为了利益,为了情欲,为了物质上的占有,甚至是为了一口气,而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些东西到底对于自己的身心有何益处。

现在的物质生活算是相当丰富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可是,人们在这丰富的物质享受之中,却不知不觉沦为物质的奴隶。车奴、房奴、色奴、欲奴、钱奴、权奴……,看大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有多少不是物质的奴隶?有多少还能够留存一份理性的自觉?

道家讲究返本归真,认为返本归真才是生命的最终目的,才是生命的最终归宿。请问,你可曾思考过本、真的意义?可曾想过如何才能返本归真?

不为物累,不为形役,身在红尘中,心却安详淡然无挂无碍逍遥自在,这样的生活,你想过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苏轼学识渊博,熟谙儒家、佛家经典,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独树一帜,自成流派,皆具有极深的造诣,后人称其“诗、书、画”三绝。他强调为文需“明道”、“致用” 、“有补于世”,并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苏词风格多样,拓展了词境,创立了豪放恢宏的词风。
  • 陆游是南宋时杰出的诗人、词人,他自幼学习儒、道经书,后来又研习佛典,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词中,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和“气吞残虏”的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显着特色。
  • 汉代的上党人鲍宣,字子都,在年轻时,担任过上计掾的官职。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一个书生,独个儿赶路。他见到鲍子都以后,就和鲍子都结伴同行。在路上,书生突然得了心痛病,子都下车为他按摩,但他还是很快就死去了。
  • 人类文明之发展,纵向而成人类历史,横向演出文明众部。盖如上章所述,人类历史始于神迹,发展运化皆由天意。而此一章则是对人类文明做一横向之论述,所谓文明众部者,诸如文学、哲学、科学、艺术、杂技、百工等,虽汗漫无边,看似互不关涉,实则有一主脉可寻,或曰人类文明既为神传文明,则不唯文明纵向之历史出于神传,而文明横向之众部也必然在诸天之下有以神会而彼此相通。
  • 伊尹擅长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
  • 先圣有云: “巧言令色,鲜矣仁!”《诗.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晋人郭璞说:“佞人似智,巧言如簧。”《颜氏家训.名实》中讲:“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而不在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见,巧伪不如诚拙,承之以羞,大矣。”
  • 仰观茫茫宇宙,诸天文明流布人间,兴衰起灭有如昨夜之星辰,有如今日之中天,惟有华夏文明,上可述及宇宙洪荒之世,下可缘迹百年咫尺之间,五千年延绵不绝。此文明托根中土,号为中华,四夷以其为中原,海外称之为中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