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BMI不适用于亚裔 不肥胖但有相关病症

海宁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10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海宁编译报导)美国疾控中心(CDC)今年首次将亚裔美国人的肥胖程度包括在《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测调查》(NHANES)中。在过去因为亚裔人口未达总人口的5%,因此没有统计亚裔数据。根据预计,到2042年亚裔美国人将占美国人口的9%。

BMI不适用于亚裔人口

NBC新闻网报导说,NHANES用体重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一般而言BMI逾25就是体重超重,BMI在30以上就算是肥胖。其结果显示,亚裔肥胖人口的比率仅10.8%,远低于白人的32%、拉丁裔的42%以及黑人的48%。全美平均肥胖率为35%。

专家表示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凯伦‧金医生(Karen Kim)说,看上去亚裔没有体重问题,但其实有大问题。体重对于亚裔来讲不足以反映实际问题。亚裔“不胖”也会罹患与肥胖相关的疾病。

研究也已证实BMI对亚裔来讲并不准确。许多BMI很低的亚裔人士患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比如代谢症候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比如,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数据,在BMI达到24时,亚裔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金医生指出,亚裔的BMI在19和20左右,就会出现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此病通常和体重过重以及肥胖有关。

也就是说,亚裔可能有“瘦脂肪”。从生理上说,亚裔的体型更可能是“苹果型”, 即两端小中间突出;其多余脂肪可能在器官之间和周围沉积。小腹部脂肪同心脏病、2型糖尿病和炎症等肥胖相关疾病有关联。

金医生以及其他健康专家建议,相比BMI,腰围和脂肪分布也许是衡量任何族裔是否肥胖的更有用标准。这两项指标都和代谢症候群高度相关。

亚裔族群各不相同

亚太裔健康论坛总裁葛琼美(Kathy Ko Chin)指出,另外一个问题是“亚裔美国人”的定义过于宽泛,几乎没有意义,因为这掩盖了特定族群的肥胖率。NHANES沿用了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的“亚裔”定义,即远东、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人的后裔,包括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韩国、马拉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国人。

洛杉矶的非营利机构亚太裔防止肥胖联盟项目主任思考特‧陈(Scott Chan)表示同意这种说法。2008年一项大型调查表明,菲律宾裔成人比其他亚裔肥胖的几率高70%;而在越南裔和韩国裔中有10%的人体重过轻。陈表示,如果把他们放在一起,看上去亚裔好像没有问题。这助长了所谓“模范族裔”的刻板印象,即亚裔更健康、瘦小,因此没问题。

(责任编辑:毕儒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