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马克思(11)

好斗的马克思——鲜为人知的马克思之四
真言
font print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

我要把爱情、生命和全部精神都融入这斗争的风浪—-——马克思

一个控制欲强、自大、虚荣的人,必定也是个好斗的人。马克思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在广为流传的“马克思的自白”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对幸福的理解”,马克思的答案是:“斗争”。可见他好斗到何种程度。

众所周知,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理论的核心,其要义无非两个字:斗争。这种有着浓厚火药味的理论之所以出自马克思,与他好斗的本性有显然很大关系。


从现有的传记资料来看,马克思最早的一次具有社会意义的斗争发生在他中学毕业时。他就读的特利尔中学有个叫廖尔斯的副校长,思想保守,反对当时流行的自由主义,马克思很讨厌此人,并且在毕业离校时公开表示了自己对他的不满——他和另外一个以故意藐视廖尔斯而闻名的学生一样,在离开学校时向所有老师辞了别,却唯独没有理睬廖尔斯。

上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马克思好斗的个性渐渐显露。第一学期,他加入了特利尔同乡会,并很快成了五名领导者中的一员。1836年,来自特利尔的学生和一群普鲁士贵族学生在校园里发生了争执,后来更一度发展为公开的打斗。1836年8月,马克思在一次决斗中左眼上方受了伤。尽管关于这次决斗的详情后人不得而知,但它仍不失为马克思读大学时好斗的一个佐证。

马克思大学时代的诗歌创作也充分展现了他好斗的个性,对斗争的赞美和渴望是它们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在《灯光》中,马克思对斗争赞颂道:“在如火如荼的搏斗当中,会更快诞生美好的事物。”(1)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0卷第454页

在《感想》中,他表白自己说:

我不能安安静静地生活,
假如整个心灵都热气腾腾;
我不能昏昏沉沉地生活,
既没有风暴也没有斗争。

让别人享受到,
远离战斗呐喊的欢欣,
让温雅的祝愿与感恩的祈祷,
给别人带来其甘如饴的感情。

我的命运就是投身斗争,
永恒的热情在我胸中沸腾——(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0卷第454-455页

一想到斗争,年轻的马克思就会“脸上放出红光”。他在《风暴》中写道:

青春的热血在激荡,
使我的脸上放出红光,
我怀着满腔的渴望,
期待投入斗争的风浪。

我要把爱情、生命和全部精神
都融入这斗争的风浪—–(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1卷第588页

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马克思加入了崇尚“批判”的青年黑格尔博士俱乐部,并很快成为其中一名活跃的中心人物。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更是迅即以斗士的形像亮相于社会舞台,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对现存社会秩序“毫不留情”的挑战。

1842年10月,马克思担任了《莱茵报》的主编,在他的主持下,这张报纸很快就被办成了一个激进分子进行社会批判的前沿阵地,影响迅速扩展到全国。这期间,他不但亲自撰写了一系列具有鲜明论战色彩的文章,将矛头直指普鲁士和德意志的封建君主制,以辛辣尖锐的笔锋针砭当时的社会现状,而且吸引了大批志同道合者。该报撰稿人罗伯特.普鲁茨后来回忆说:“普鲁士和德意志拥有的一切年轻的、有新鲜自由思想的或者(作为政府抱怨的联盟者的)革命思想的天才都到这里避难来了。他们使用各式各样的武器,进行斗争,庄重、嘲弄、博学、通俗,今天用散文,明天用诗歌,为着共同的目标而结合一起,书报检查官和警察与他们的争斗是徒劳的……”(4)结果,没几个月,《莱茵报》就因激怒了德国政府而被查封。(待续)
(4)戴维.麦克莱伦着《马克思传》中文电子版,第57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虽说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了共产主义思想,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则公认是马克思。
  • 这件事足以表明,马克思对待儿女并不像他的崇拜者们描绘得那么开明,也有专制的一面,在这一点上他的控制欲也是显而易见的。
  • 在马克思身上,这一点也得到了印证——面对着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社会秩序,他被压制的控制欲同样也转化成了反抗和破坏这种现存秩序的强烈冲动。
  • 如果说自信是优点,那么自负便有点过了,自大则不靠谱了,自大狂就可怕了,而一旦自大狂到了以救世主自居的份上,那简直就是疯狂了。马克思便是这样一个疯子。
  • 马克思不但视自己为“奸诈的世界”的对立面,光明、真理和未来的化身,而且自以为有着“像上帝一样”的不可抗拒的威力,能够造出“击世的霹雳”,让“奸诈的世界”这个“庞然大物”在自己的挑战下轰然倒地
  • 马克思始终坚持,理论的发展应该先于行动,在发动革命之前,必须有某种理论去说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以此作为所谓革命的依据。一个人如果不能为自己的行动找到某种合法化的基础,他就不能领导一场革命运动。
  • 由于传记资料的缺乏,我们对马克思的童年知之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从中学时代起,马克思就是一个虚荣的人。只不过他的虚荣与财富和地位无关,而体现为对个人名声的看重和追求罢了。
  •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设想一下,如果马克思没有任何个人考虑,纯粹只是想献身“人类的福利”,那么在论述“人类的幸福”与“我们自身的完美”的一致性时,他会只强调唯有“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才能达到“我们自身的完美”吗?
  • 青年马克思打算献身人类福利的内在深层原因,并非是对人类的同情和关爱,而是为了让自己“趋于高尚”,在道德上变得完善;而推动马克思“趋于高尚”,追求自身道德完善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伟人、完人和圣人,赢得“人人敬仰”的道德美名。
  • 跨入大学校门后的马克思,自我急剧膨胀,很快就成了一个典型的以救世主自居的自大狂。伴随着这种个性变化,他的虚荣心也在急剧膨胀——中学时代对于个人道德名声的渴望迅速地发展成了试图让人们把他当作拯救人类的救世主来顶礼膜拜的妄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