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事乃是神安排

作者 : 辛弃名
font print 人气: 31
【字号】    
   标签: tags:

清代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叙述了这样一件事:

乌鲁木齐的农家,大多在近水处垦田,在近田处盖房,所以未能和别人家住在一起。往往有的搭起几根椽子便成一家,而四周没有邻居,像杜甫所说的“一家村”。

这儿的人不服徭役,地也不丈量,交纳三十亩地的税,就可以耕种几百亩地。所以在深山老村之中,这类农户特别多。

吉木萨的军士进山打猎,望见一家门窗紧闭,院里好像有十多匹马,鞍辔齐备,估计肯定是强盗盘据在此,便呐喊着包围了这座房子。里面住的真是劫盗,他们见军士人多,便扔了锅灶帐篷等,突围而去。军士怕他们拚死抵斗,也不去追。

军士们进屋一看,里面骸骨狼藉,强盗们都跑光了,没有见到一个人。忽然听见隐隐有哭声,便寻声找去,只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赤裸着被挂在窗棂上。军士把他放下来问话,小孩说:“强盗是四天前来的,父亲、哥哥和他们打,打不过,全家都被捉住了。强盗们每天拉去两个人,到山谷里洗干净了,然后拉回来,屠割了烧肉吃。男女七八个人都被他们吃了。今天他们就要吃我了,把我洗干净,挂了起来,刚准备吃,其中有一个人摇手阻止。我虽然不懂额鲁特语,但看他指指划划,仿佛是要把我肢解为几段,以便带在路上吃。幸亏你们大兵来到,他们扔下我跑了,我总算逃过一死。”小孩诉说完了,哭个不停。

军士们同情他孤零零一人,便把他带回军营,姑且叫他干点杂活。小孩又说,他家还有东西,埋在窖里,营官叫他引导人去挖,结果挖出了许多银币、衣物。细问小孩,才知他的父亲、哥哥都是劫盗。

他们打劫时,一定要选择在驿道近山的地方。当侦察到一辆车孤独的走,而前后十里地之内没有救应,便突然冲出来杀死车上的人,就用车载着尸体进入深山。走到车不能走的地方,便一起用大斧把车劈碎,连尸体及铺盖等物,都扔到山涧中,由马驮着钱财走。走到连马也走不了的地方,则又将马鞍等扔到山涧中,放了马,任它到哪儿去,然后人背着钱财,从人迹罕至之处转回来。

算起来,离打劫处已有数百里地了。回来后,把钱物藏在窖子里,过了一两年,再派人假装为商贩,绕道到僻远的市上去卖。所以多年以来,没人发觉。却不曾想到:另一帮劫盗灭了他的一门。

这个小孩,因为年纪小,而免了连坐之罪。后来,他牧马掉到崖下摔死了,于是这家就断了根。

我在军幕中工作时,处理过这事。当时由于强盗已死,这案子就不再追究了。如今想起这事,觉得这家强盗踪迹诡秘,短时间里很难缉拿归案。没想到却有另一帮劫盗来,惩罚他们的残杀之罪。这后一帮强盗(他们也必定有遭受恶报的一天)吃人没个够,却留下了一个小孩,以让人明白这家人遭难的原因。天理昭昭,疏而不漏。这里面有神理在,并非偶然。@

(事据《阅微草堂笔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朝末年,大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的好友宇文谅,在少年时就品学兼优、修养有素。到青年时出落得仪表不俗、俊秀文雅,犹如天上的金童临凡、前朝的的潘安转世。非但如此,尤为突出的是才华出众、德昭日月。最令人佩服的是他不欺暗室、守身如玉,全人名节、守口如瓶。称得上是一个出奇的真君子,超群的大丈夫。
  • 宽容之心,是一种仁厚的心境,是圣贤人的心境。不但为他人带来如沐春风的和悦,其实,也在为自己种下幸福的种子了。
  • (shown)在我们没有觉察的时候,地球已一步步迈入了宇宙的新纪元。在所有已经和即将开始的变化诸相中,神韵现象是这一新纪元的先声。有如一扇朝向深邃苍穹的天窗,神韵把人类从一场千万年的大梦唤醒,把隐匿了过于长久,关乎生命的真相展现。
  • 廿一世纪初,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七年来,一个年轻的艺术团巡回世界演出,各大城市首席剧院冠盖云集。这个艺术团表演的是世界上唯一幸存的文明古国殊美的乐舞。没有任何预警,人们坐下来观赏这群来自纽约的年轻艺术家们,却不知为什么泪流满面。
  • 清代人王新斋,是一位收藏家。他收藏了一幅《樵夫涉水图》,画面中的人物活灵活虎,情景逼真,他奉若珍宝。有一天,他把这幅画拿出来,让客人们鉴赏。客人们都是文人雅士,他们看了,齐声叫好。
  • 一只名叫“爰居”的海鸟,停在鲁国都城东门之外已经三天了,臧文仲(鲁国之卿,即臧孙辰)便要都城里的人去祭祀它。
  • 少群居,多独宿。多收书,少积玉。 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干禄。 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没。 …
  • 代河南杞县的刘理顺,青年时曾在一富翁家设馆授徒。主人为了尊师,特地雇一婢女,专门侍候他的饮食起居。婢女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天性聪慧,朝夕在他的身旁听候使唤,晚上便在他的寝室旁的床榻上就寝。
  • 广辅、陈广弼兄弟二人,家住安徽巢县。一天,听说半空中有龙出现,他们便登上城墙去观看。
  • 我很小的时候听老人讲述这样一个发生在清朝年间,一个老长工行善得好报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