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对农业 政府的思考不应只是“降低成本”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10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詹武龙从一个上班族返乡投入农业已有7年多,他热爱台湾这片土地,身为一个农民对台湾的农业政策常有独到见解,也感触良深,他说政府想引进外劳解决台湾农业劳力短缺问题,这种做法只是治标,就像现在的食安问题一样,一味的降低成本,最后导致黑心食品,让全民买单的可怕后果。

农村结构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年轻人无利可图,填不饱肚子,所以不愿意投入农业生产,并非怕吃苦,他说,造成无利可图的根本原因是进口食物太泛滥,政府对进口食物几乎是采取放任政策,外国人靠其政府的补贴低价倾销台湾,让台湾农业长期处于被打压的状态,让农民做得很辛苦。

他认为,政府应该提倡鼓励人民食用当地食材、农产品,例如下令全国中小学的营养午餐全面使用本土农产品,有这样的市场,创造出更大利益,就会吸引很多年轻人投入,就不需要外劳,试问,年轻人为什么宁可到纽澳去务农当台劳,而不愿意留在台湾,其实就是在台湾无利可图,一味的说台湾的年轻人怕吃苦,是不公平的。

詹武龙也提出一个很严重的警告:“农药用最多的地方不是田里,而是仓储和运输,进口食物为了避免长虫和被老鼠偷吃,用的农药比田里多十至百倍,政府应该针对进口食物严加查察,将数据公布出来,为人民健康把关,而不是一味的放宽标准。”

进口食物隐藏的危机很可怕,一般消费者不明真相,只觉得好吃便宜,其实便宜是低价倾销的结果,台湾粮食自给率太低,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让消费者认识本土农产品的价值是什么?支持本土农民、友善地球,吃新鲜、当地、当季的食物才是最健康的,要转变这种观念,不论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承担了一份责任,这才是根本之道。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