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资本市场国际化 台湾要操之在我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静君台北28日电)金管会主委曾铭宗刚结束金融三会,又再度对债市、股市释出利多,除了让一般散户可以买宝岛债外,也研议放宽台股涨跌幅限制到10%,让台湾资本市场更国际化。

台湾实施涨跌停7%已经相当久,前证交所董事长薛琦曾经提出放宽涨跌幅限制改革。但台湾的股票市场结构特殊、散户比重较高,使得多任金管会主委都不敢直接挑战这条红线。

淡江大学财金学系教授林苍祥表示,松绑涨跌幅限制,对台湾的资本市场是“大好消息”。金融商品可以更创新、避险商品都可以有更大的发挥;就券商而言,放宽放空机制已经是量的改革,现在对于价再进一步松绑,对于券商的经营更为有利。

林苍祥表示,国际主要的交易市场涨跌幅限制都比台湾松、甚至是没有涨跌停,放宽涨跌幅限制有利于台湾与国际接轨,甚至培养台湾国际人才。

此外,过去台湾一直被称为“浅碟”市场,放宽也有助于深化台湾的资本市场。

台湾过去的涨跌幅限制是逐步放宽,从3%、5%至1989年才放宽到7%。

捷鹏国际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李智仁表示,过去台湾较保守,担心投资人会做出不理性的行为,所以长久的时间没有调整过涨跌幅限制。

李智仁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台湾的投资人也逐步成熟,加上其他市场也逐步发展,像是沪港通开通,对台湾有竞争压力。

他强调,金管会必须做好一件事情,就是要向民众说明清楚,为何放宽涨跌幅限制。至于是否要建立配套措施,他认为,在个股、大盘上,台湾有冷却机制,像是过去的博达案、921事件时,在个股、大盘上都曾经出现过停止交易的情况。

李智仁并不担心类似金融海啸再发生,造成金融海啸主要原因是商品问题,但现在美国、欧洲甚至台湾,都提升至总体、整体监理,监理态度更为严谨。即使发生类似情况,台股仍有涨跌停冷却,且还有政府保护基金支持,有足够的机制可以因应。

曾铭宗大幅改革资本市场。金融专家指出,金融三会甫刚结束,金管会并未争取到大幅的市场开放。然而其他政策如打亚洲杯(金融业亚洲布局),台湾并未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金融业进入亚洲国家恐也会面临政治风险等。

台湾金融市场要国际化,与其仰仗他人,不如操之在我。先让台湾资本市场活跃、吸引国际投资人,并且培养人才,才是现在可行的方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