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赖志贤惜福 承传台湾焗瓷记忆

人气: 46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3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新北市2日电)衣服、鞋子破了可修补,但修补瓷器不多见。70年代会补丁的锔匠早己因时代改变须求少而纷纷歇业,赖志贤是现存少数锔匠。

锔子,是两端弯曲的铁钉,用来固定建材,或接补有裂缝的器具;残缺破损的瓷器,透过修补,再现第二春,也修补了无价的情感与记忆。

已消失近半世纪的“锔瓷”工艺再现,住瑞芳九份的锔瓷收藏家赖志贤,是台湾仅存少数会焗瓷的工艺者,他自学研发特制工具、锔钉,学会了这项逐渐失传的传统工艺,找回俭朴的古早味。

赖志贤表示,高雄历史博物馆曾举办“宝璺藏神-锔瓷展”,但根本找不到锔匠。为了让观展同好有更深层的了解,赖志贤的友人推荐他协助做锔瓷相关老物件展览,及补丁示范。

他受访表示,为了不辜负众人期望,他开始整理家中锔瓷的相关收藏,问了很多前辈耆老,及参考相关文献资料。

为了这项失传的技艺,赖志贤将收藏的锔瓷钉取下,观察其形状后,试图打造锔钉,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多次失败后,赖志贤找车床老师傅,请教如何做出适合制作锔钉的辅助工具。

赖志贤回忆,在众多贵人的协助下,一一克服了制钉及补丁的相关难题,顺利完成所交付责任,后来也陆续在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及台中港区艺术中心做补丁示范。

赖志贤也参与了金工创作者陈高登的锔瓷论文,并与陈高登一起向大陆国宝级锔瓷大师王老邪,学习更深度的技艺。

在王老邪的推广下,焗瓷技艺已在两岸形成一阵风潮,王老邪家传的绝活技艺,原是不外传,却因不忍任其走入历史才将技艺传给赖志贤。

过去锔匠服装简便、身背木箱、手持专用响板沿路叫修,顾客上门就地摆下行头,坐上小椅子,以糯米加上烧柴灰烬当黏剂,以传统弓锥及手钻破片,与原体接合定位、导孔、钻孔。赖志贤就着扁担的工具箱,一把钻子补起瓷盘、陶瓮,又另外再造第二春,赋予瓷器更新的生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