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在即 公民自问想要的欧洲

标签: ,

【大纪元5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曾依璇巴黎特稿)欧洲大选在即,过去常被忽略的“欧盟”整体意识,在经济危机和外来威胁下成为真正的议题;面对彼此牵连的经济、安全、移民等问题,选民不得不自问,想要怎样的欧洲?

欧盟将于22到25日举行欧洲议员选举,并选出新任欧盟执行委员会主席,主导未来5年的欧洲。

欧盟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今年选举是里斯本条约自2009年生效后的首度选举,且改变了欧盟执委会主席产生方式,加上欧洲仍在走出经济危机的路上,极右派势力可能兴起,选民对欧洲的不信任感也可能反映在选票上,因此特别引人关注。

过去,欧盟执委会主席是由各国领袖决定,再经欧洲议会同意,但今年将开始纳入选票考量,算是打破欧洲人民长期以来质疑欧盟机构不够民主的第一步。

正因这次选举事关重大,欧盟和多国政府都积极鼓励选民投票,尤其是向来对投票兴趣缺缺、对政治失望的青年族群。

法国总理瓦尔(Manuel Valls)就说,这次选举对法国和欧盟的未来而言,具有“决定性”的地位;欧洲议会也制作动感影片,诉求年轻人用选票表达意见、自己选出欧洲的领导人。

但另一方面,也有唱反调的政治力量。

抱持“疑欧论”的法国“公民与共和运动”党(MRC)就宣传,欧洲形成过程一向未纳入人民意见,选举之日也不必去投票,以免给了选举结果正当性,呼吁民众“抵制欧洲选举”,欧洲不会因一次选举而改变。

欧洲人在大选中的投票率确实一次比一次低,2009年平均只有43%,18到24岁年轻人投票率更低到29%。

在网路论坛上,有些年轻人说自己不认识那些候选人,指责媒体永远只报导某些人,也不认为投票结果能改变什么。

不过,欧盟上下和各成员国都强调,“这次不一样”。

过去的欧洲大选,人民大多仅关注国内议题,较少意识到“欧洲”整体。现在的欧洲共同奋力从经济危机中脱身,加上近期俄罗斯的威胁和可能伴随而来的能源匮乏,以及各国都不能回避的移民问题,让各成员国确实感受到自身与欧盟整体难以分割。

“欧洲”在这次选举中成为真正的议题,不管哪一国的欧盟公民,都必须问自己“未来想要怎样的欧洲”,而投票是一种意见表达的武器,必须超越对政治人物的失望幻灭,无论那有多深。

相关新闻
青年对大选冷感  欧盟力促投票
欧洲必须帮助制止在中国发生的活摘器官
欧盟银行测试 模拟末日景象
欧盟金检 模拟房价暴跌2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