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桃园地景节 6件事大揭秘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邱俊钦桃园县14日电)桃园地景艺术节落幕,11天活动吸引200多万人潮,除了霍夫曼“月兔”作品外,天候绝佳与数千位无名英雄投入,共同创造夏日小确幸。

台湾很少有举办两年就成功打响知名度的活动,“桃园地景艺术节”就是其中一例。中央社记者专访桃园县政府文化局长张壮谋,谈到除了活动以外,大家有兴趣想知道的6件事。

1、当初桃园县举办“地景艺术节”的发想点?张壮谋说,受到日籍艺术家北川富朗投入地景艺术,举办“大地艺术祭 越后妻有三年展”、“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等影响,认为桃园也应该寻找令人感动的土地氛围。

张壮谋表示,希望透过地方社区参与,于是与文化局同仁一起发想有什么可以透过艺文方式,结合地景艺术,唤起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2013年地景艺术节,选择以“陂塘文化”为主题的新屋乡,到2014年以“黑猫中队”概念的海军桃园基地,都是同样概念。

2、两届地景艺术节的活动预算多少?张壮谋指出,2013年首届地景艺术节,原本希望让参观者漫步到乡间小道,但因为人潮涌现,陆续增加交通动线、义工人员、场地变动等额外追加开销,整体经费达新台币5000多万元。

2014年的地景艺术节在海军基地举行,由于交通与相关设备相对完备,未再额外增加其他预算,整体活动经费为3700多万元。

3、明年是否有计划举办第3届地景艺术节,新的地景场景是否难寻?是否有新规划?张壮谋表示,身为政务官,无法知道明年是否继续在相同职务上,无法预先提出明年新规划。

他说,文化传承非常重要,文化艺术不能以有“多少人参观,创造多少经济产值”衡量论断,“艺术没有体验,就无法感动”,每个参观者在参与后,在内心产生发酵,文化活动就是是一种“观念促销”。

“不断找寻新景点,举办地景艺术节”的观念不一定正确,张壮谋表示,如果桃园海军基地明年还存在,仍是可以选择场地之一。至于天气部分,是否同样在九月举行,则要考虑当地环境、气候,入秋过后的强烈东北季风,都是考量重点。

4、谁帮了地景节活动?是否有需要改进地方?张壮谋认为,每次活动都有需要改进之处,也没有“百分百的完美”,除了感谢县长吴志扬大力支持外,也要谢谢包括各局处的支援,与所有志工、义工团队的帮忙,没有数千名无名英雄,创造不出这次展出。

“感谢老天爷的帮忙”,能在无雨、无台风的状况下让活动进行,从活动前炙热的天气,到活动期间转为微风徐徐的天候环境,张壮谋说,“心存善念,让艺术活动的目的达到了”。

5、两届地景艺术节的盛名,是否造成续办的压力?张壮谋表示,地景艺术节不是办促销活动,而是文化艺术,办活动压力一定会有,随着活动进行后,工作人员不断努力进行,不断解决问题,并且看到每位观赏者的笑容、专注的神情,压力就会逐渐释放,“文化局的人就是这么可爱”。

6、明年是否还有霍夫曼的作品?张壮谋说,霍夫曼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但届时要看艺术经纪公司所提的招标案决定,霍夫曼也许是“选择之一”,但还要考虑到明年的时空环境,或许有新议题。例如今年结合中秋假期,让“月兔”作品深受喜爱。

2013年桃园地景艺术节前,文化局早在霍夫曼尚未声名大噪前早已邀展,没想到去年霍夫曼走红,热浪袭卷欧洲、香港,也让桃园地景艺术节水涨船高,成为有力宣传卖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