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山区雷达基地启用 强化雨量预警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9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孟汝台北 9日电)台风加上西南气流导致的强降雨,严重威胁台湾社会经济安全,国研院台洪中心建置山区降雨雷达观测基地,未来可将资讯即时传至气象局,避免再出现类似小林村的惨剧。

财团法人国家实验研究院台风洪水研究中心在2011年创立之初,规划“西南气流大气水文整合观测网”,2013年底在高雄市杉林区建置完成“双偏极化降雨研究雷达观测基地”,雷达观测半径超过150公里,可涵盖台南、高雄、屏东等地,并从今年6月开始进行日常观测。

台湾地形多山且坡陡流急,当发生台风等豪大雨天气现象时,易引发洪水、山崩及土石流等灾情,如2009年的八八风灾,莫拉克台风与西南气流共伴,造成小林村惨剧,死亡与失踪人数高达699人。

台洪中心观测分析组长凤雷表示,台湾山区雨量变化差异极大,1小时降雨量常常超过100mm,相当于世界全年平均1/9的雨量,就算台湾目前雨量站密度已超过世界各国,在山区设雷达观测站仍有抗强风及维护不易等困难,因此中央气象局的作业气象雷达一般都建置于海边。

他说,气象局的作业气象雷达距离山区较远,雷达电磁波能量不仅会衰减,又会受到山脉遮蔽,容易低估降雨量,台洪中心将研究雷达设置更接近山区降雨区,希望可提早侦测,并进行较精细的山区降雨特性分析。

凤雷指出,小大雨滴的形状其实并不相同,台洪中心所采用的新一代双偏极化雷达,利用同时发射水平与垂直二种极化电磁波通过形如“山东大馒头”的大雨滴快慢相位差,可提升山区雨量观测准确度,比传统雷达提高15%以上。

凤雷进一步说,台洪中心规划明后年陆续建置剖风仪及无人飞机,加上现有的双偏极化降雨雷达、试验流域计划、海研五号海上探空等,形成西南气流大气水文整合观测网,以提升山区降雨观测,了解西南气流引发豪雨的机制,并建立0至3小时剧烈降雨预报能力,希望争取更长的预警时间,避免小林村事件再度发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