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教育部青年居住政策 上网听取多方意见

教长吴思华盼今年是“教育创新行动”年,提出新产品、新方法,以及新成员3要求 未来计划一成经费须用在新计划上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5年01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 台湾台北报导)随着网路世代兴起,青年运用云端技术,使大量资讯流通有无,且不受地域、时间限制。为更快速的广纳各界意见,今年教育部尝试新方式,在网路上成立论坛,直接由青年进行线上讨论,还祭出王贞治签名球、平板电脑等礼品。有别于过去实体会议,只邀请固定参与者发表意见,网路论坛更贴近民意与实际诉求。

教育部日前在脸书(Facebook)上成立“青年居住论坛”粉丝页,目前正广征500名青年,年龄限制为18岁至40岁,下周进行线上讨论。教育部长吴思华22日在部务会报上表示,现在外在环境变化很快,期盼今年是“教育创新行动”年,要懂得创新思考。

吴思华提出3项要求,包含新产品、新方法,以及新成员,未来教育部的各项计划至少要有一成经费用在新计划上,既有推行事务,至少有三成必须加入新的元素。

据教育部统计,全台有22万名大专学生,必须在校外租房子,其中约有6万人是申请不到宿舍,被迫自行租屋。毕业青年也面临租金过高问题,台北市一间套房平均一个月要新台币8,900元,对起薪只有2、3万的社会新鲜人,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如何解决与青年实际遇到的问题,则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过去参与讨论,都以举办3天实体会议为主,例如经贸国是会议等,都需筹备好几个月,花上数百万,参加的人却有限;因此,今年尝试在网路上举办,先在网上开放自由讨论,搜集公共意见,与年轻人对话,再召集成员组成小组,进行封闭式的密集讨论72小时,透过二阶段搜集意见、形塑共识。◇

责任编辑:吴明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