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生旦妙联

作者: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一年除夕,梨园班主唤来生、旦二角,令他俩合撰一副台联,并说:“既要写出戏班子的特点,又要富有情趣,雅俗共赏。”

那饰小生者,想到自己常演公子落难,然后赴京科考,高中状元。在台上虽是锦袍缠身,峨冠博带,可一下台卸了妆,仍然是个穷苦艺伶,于是感叹执笔而写:

金榜题名虚富贵;

那饰花旦的一看,娇嗔笑云:“你演状元是假,奴当小姐岂又是真?”于是接过笔,续了下联:

洞房花烛假夫妻。

班主抚掌称妙,赏给俩人各一“红包”。

正是:
台上堂煌事,
大多都是假;
邪党惯演戏,
骗尽你我他!@*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不仅笔力雄厚,词风豪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而且虚心好学,善于取友。
  • 山上林木深处,有座古刹,寺中有位银须飘雪的长老,请岳飞来到禅房小憩…
  • 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鬼才”的李贺,是唐朝一位才华横溢的短命诗人。他的诗构思奇特,想像神奇,浪漫而又怪异,诗境新奇瑰丽。
  • 万象阴霾打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催。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 适与野趣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 一日,从宋次道借本中得“暝色赴春愁”之佳句,但见宋次道已将“赴”字圈去,改为“起”字。荆公细细琢磨良久,捋须笑云:“若暝色本就能引起人的春愁,何须发愁?”说罢,复定为“暝色赴春愁。”
  • 诗人袁枚和郑板桥同时而不相识。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七品县令时,听信谣传:才子袁枚在南京小仓山的随园病故。郑板桥顿时伤心恸哭。其时,他俩并未见过面,可神交已久。
  • 有一位无名志士读之极愤,于其勒石之上,加刻了一个“宋”字,使之成为......
  • 福如东海水,水长流,流去尽是黎民血泪忧怨。怨声载道,道尽冤魂三千,千刀万剐老贼心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