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袁枚当月老

作者: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108
【字号】    
   标签: tags:

清朝秀士孙原湘,出身名门,出口成诗,扬言非才女不娶。

孙秀士的骄矜之言,传到了随园居士袁枚的耳朵里,儒雅的袁枚心想:“这书香子弟,出言如此之狂,岂知天高地厚,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老夫要奚落他一下!”于是拟一告示,令书僮贴于孙家门墙之上,曰:“家有小女,豆蔻年华,但非诗才不嫁。有善赋者,均可光临随园议婚。”

翌日,孙原湘果然登门。袁枚见鱼已上钩,暗暗一笑,唤书僮上茶。相互寒暄已毕,孙原湘从袖中取出自己的诗稿呈上:“请贤翁过目。”

袁枚连笑:“素闻才子雅趣,不用拜读了。”说罢唤出女弟子席佩兰,“这便是老朽之小女。”孙原湘见天姿丽色,忙上前施礼。

席佩兰随手翻了几页诗稿,复又放于几上,笑云:“窗外积雪消融,小女子有一句求对。”旋即哦出上联,云:

“雪消狮子瘦。”

这凭窗联句,一下考倒了孙原湘,他抓耳搔腮,十分狼狈。

袁枚见状,微微一笑:“才子莫急,慢慢来。”当即置酒后园,邀孙原湘对花赏月。酒间,袁枚旁敲侧击曰:“今夜月亮真圆啊。”孙原湘一听,灵机顿发,对出了下联:

“月满玉兔肥。”

袁居士见其仪表堂堂,才思果然不凡,平素真心爱才的袁枚,于是当了月老。@*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鬼才”的李贺,是唐朝一位才华横溢的短命诗人。他的诗构思奇特,想像神奇,浪漫而又怪异,诗境新奇瑰丽。
  •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 适与野趣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 一日,从宋次道借本中得“暝色赴春愁”之佳句,但见宋次道已将“赴”字圈去,改为“起”字。荆公细细琢磨良久,捋须笑云:“若暝色本就能引起人的春愁,何须发愁?”说罢,复定为“暝色赴春愁。”
  • 诗人袁枚和郑板桥同时而不相识。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七品县令时,听信谣传:才子袁枚在南京小仓山的随园病故。郑板桥顿时伤心恸哭。其时,他俩并未见过面,可神交已久。
  • 有一位无名志士读之极愤,于其勒石之上,加刻了一个“宋”字,使之成为......
  • 福如东海水,水长流,流去尽是黎民血泪忧怨。怨声载道,道尽冤魂三千,千刀万剐老贼心肝!
  • 乾隆见其果有真才,便解下身上的玉如意一只,说:“你速北上进京,将此物面交主考官,保你蟾宫折桂,独占鳌头。”说罢笑笑而去,顷刻无影无踪。
  • 郑板桥因帮助穷苦农夫打赢官司和赈济灾民,得罪了权贵而被罢官。被摘过“乌纱帽”的郑板桥,从山东回到家乡扬州,靠卖画为生。
  • 道光年间,有位名叫林召棠的粤籍状元,回家省亲,途经苏州。当地几个才子见他衣着简朴,谈吐不华,毫无潇洒之态、倜傥之风,于是有些瞧不起他,想刁难他 一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