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农人市场乐活 消费兼踏青

人气 55

【大纪元11月8日报导】悠活经济 小农世代崛起专题之二(中央社多伦多8日专电)虽然没有大超市广告,但天然有机对了现代人的胃。加拿大农人市场生意从春天旺到秋天,民众络绎于途,掀起一股消费兼踏青热潮。

由于食安问题,消费者情愿多一点车程,到乡村地区的农人市场购买食品。农人市场强调天然、有机,让人食的安心,所以生意愈来愈旺,有的农人市场规模几乎不输超市。

加拿大安大略省霍顿山市(Halton Hills)约翰及琳达.罗素(John & Linda Russell)夫妇,在自家后院经营家庭农场,种植草莓、李子、梨子、苹果、番茄、黄瓜、花椰菜等蔬果。

他们种植的农产品完全天然,不用农药。农产品收成后,只在自家前院摆摊贩卖,不售给超级市场。春天的草莓与秋天的苹果成熟后,还开放后院任民众自采,收费公道。

农人市场愈来愈受欢迎,许多消费者在周末或休假期间赴郊外的农人市场采购,有农场开放后院水果自采,让民众消费兼旅游,享受田园乐趣。(中央社)

由于产品天然,又没有中间商的剥削,约翰及琳达.罗素的自营农场生意,从春天到秋天,始终兴旺,慕名而来的消费者络绎于途。

加拿大自营农场由于产品天然,又没有中间商的剥削,从春天到秋天,始终兴旺,慕名而来的消费者络绎于途。(中央社)

约翰及琳达.罗素的农场没有超市一样的广告,只在网路上专门介绍苹果园的网站(Orange Pippin)上有地址登录,及自己设在路边的广告看板。即使如此,他们的生意还是做不完。

1970年代,现代化的超市兴起后,农人市场一度没落。为维持安大略省传统农业于不坠,安大略省农产品暨乡村事务厅(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od and Rural Affairs)与安大略省农人市场协会(Farmers’ Markets Ontario)合作,补助及协助研发私人农场,终于扭转农人市场没落的趋势。

其他省份也追随安大略省脚步,积极鼓励私人农业的发展。

1991年,在安大略省政府及农人市场协会的努力下,安大略省的农人市场,从1980年代的60间不到,激增至约180间。

根据统计,仅安大略一省,每年农人市场的销售金额即达6亿加元(约新台币174亿元),其涟漪效应,可为安大略省带来18亿加元的经济效益。全省约有2万7000人直接与农人市场衍生的工作有关。

农人市场不仅带给消费者安心食品,其周遭的商业亦受益无穷。因为当消费者驾车赴郊区的农人市场时,他们也可能会在路上经过的商店停留,购买一些商品。所以安大略省农产品暨乡村事务厅推广省内小农产品,亦连带地推动当地社区经济发展。

安大略省的小农经济对年轻人亦十分有吸引力。由于家庭农场经营成本低,利润不差,许多年轻人将之视为创业的第一步。待资本充足后,再自己开店当老板。

相关新闻
意农人以网路直销有机作物
新农人返乡务农 挥洒汗水尝甜果
欧洲务农人口减少  并快速老化
鼓励圆农业梦  南市办影片竞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