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署公屋轮候时间有误导

人气 19
标签: ,

【大纪元2015年12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孙青天香港综合报导)目前房屋署有3年编排公屋上楼的指标,但申诉专员公署昨日公布最新调查结果,发现房署公布的公屋轮候资料并未反映真实情况,质疑房署制造“3年上楼”的假象。公署建议房署应整理更多资料供市民参考。

申诉专员公署过去4年接获110宗公屋申请人轮候3年未能获编排公屋的投诉,因而主动调查房屋署关于公屋轮候的计算方法。结果发现截至去年6月底,房署公布一般家庭申请者的轮候时间虽为3年,但实际上有52%轮候者的轮候时间均超过3年,27%人超过4年,7%超过5年,最长的超过7年。

公署称,会出现有关情况皆因房署的计算方式未有剔除获优先或特快配屋的申请者,而轮候时间有明显差别,令数字未能反映实况,可能造成误导。公署建议房署公布不同类型申请者的轮候数据,包括申请人的选区及人数以及公屋供应量,以及公开获第二及第三次配屋的轮候时间数据,以供申请者参考。

房屋署回应指,公屋申请者的情况不断出现变化,若按照不同类别细分公屋轮候时间,可能会误导公众,令申请者更改资料,延长轮候时间,最终“帮倒忙”。申诉专员刘燕卿认为房屋署的说法武断,她说“3年上楼”是公众的期望,申请人若不知真正的轮候数据,等待多年仍未能配屋,自然会有所投诉。她寄语称一个负责的政府不应该因为资料对公众没有用就不公开发放。◇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在港六万多买个单位 比大陆便宜
35岁以下或禁申请公屋
一人公屋拟实施计分制
新公屋细单位租金料调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