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6囚自戕雄监挟持案落幕 马英九:1周内改革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5年02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庄丽存台湾台北报导)高雄大寮监狱挟持事件,6受刑人自尽落幕,但6人发出声明,举出受刑人在监狱的困境,包括假释条件过严、囚犯没尊严等,引发外界对现行狱政的高度关注。总统马英九要求,法务部必须在一周内提出具体改革方案。

马英九担任法务部长时,曾大力推动狱政革新,包括开放监所烟禁,防止管理员为贩卖私烟而贪渎不法,另外还有开放报禁和电视收音机、扩大补习教育、加强技能训练,设立外役监和教诲所等革新措施,改善受刑人的待遇而受好评,但马“降低假释条件”作法,被批评是导致日后治安恶化的原因之一。

马英九强调,已请行政院及法务部通令全台监狱注意囚情,绝不能再发生类似状况。至于受刑人不满保外就医问题,马英九表示,上月6日法务部已提出6点保外就医规定,受刑人可据此提出申请,但非每位受刑人都会提出,主要是保外就医相关的医药费须自行负担,若在监狱内则由狱方负担。

行政院长毛治国12日请法务部促矫正署在最短时间内对外公布调查报告,法务部次长陈明堂强调,明(13)日下班前会提出整起事件的检讨报告,预计过年前、约一周内提出监所的具体措施,然后立即实施。

6囚掌握发言权 学者:媒体成传声筒

对于郑立德等6名受刑人掌握外界资讯、发言权,甚至要求白狼张安乐到现场。文化大学新闻系教授庄伯仲表示,这就是媒体变成传声筒所导致的乱象,受刑人最后集体自戕,造成罪犯英雄化等混淆视听资讯,“这都是不对的”。台少盟秘书长叶大华也批评,此次连番报导仿佛媒体与法务部“合演一出真人实境秀”。

6囚最后饮弹自尽,过程媒体钜细靡遗描述,期间还有媒体空拍机升空到现场拍摄,引发受刑人情绪不满;其中某电视节目甚至CALL-IN进去现场访问,受到各界挞伐,最终囚犯自尽时,也有媒体报导尸体的情况。

庄伯仲认为,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大家都想知道情况,对媒体来说更具新闻价值;由于现在网路资讯发达,政府在重大事件发生时,除了现场人力调配之外,也须把媒体人力资源纳入考量。

叶大华说,法务部此次配合演出的表现,其实是造成媒体不断大爆内幕的共犯,只是单方怪罪媒体不见得有用,法务部面临此营救挟持人质的关键时刻,应当要以高度审慎的态度,避免让谈判相关资讯任意外流,以免经由媒体让绑匪的情绪更加高涨与激动。

她不解,狱方为何让非专业的谈判者,及非利害关系人代表公权力入内谈判?绑匪如已有自尽的意图,这些谈判者是否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绑匪情绪?叶大华说,未来这些皆需建立专业严谨的SOP流程。

庄伯仲举例,10几年前白晓燕命案,当时主嫌陈进兴挟持南非武官,台视记者戴忠仁连线进去采访;现在变本加厉,成为CALL-IN节目素材,该做法是否刺激到囚犯,让事情更复杂,或因媒体报导,导致警方攻坚部署计划曝光,都是值得检讨的问题。

重大事件应有新闻官在场

另一方面,政府该检讨的是,从上周复航空难事件发生,到高雄监狱囚犯挟持典狱长,都看出政府并未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因应媒体的需求与应变措施。

庄伯仲建议,政府未来在类似事件上,应调派一位新闻官员到现场,每隔一段时间就统一发布讯息,做好规划与管制,例如拉出一条封锁线,让媒体在既有基础,又不违反新闻伦理的情况下,再各显神通,或许更能减少媒体乱象。◇

责任编辑:吴明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