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党天下”获罪的储安平墓落成 各界热议

人气 16

【大纪元2015年05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霞采访报导)因指中共“党天下”而被打成右派,至今中共仍不准其翻案的储安平先生的衣冠塚,在申请了10年后,日前在江苏省宜兴市落成。此事引发各界热议。

中共态度从未改变 害怕知识份子觉醒

《德国之声》报导,储安平于1957年被中共列入绝对不许平反的右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离奇失踪,下落不明。储安平先生的衣冠塚在申请了10年后,今年才获得宜兴市当局的批准,5月18日举行了落成仪式。《往事并不如烟》一书的作者章诒和是参加落成仪式的三位嘉宾之一。

报导中称,章诒和在接受采访时说,5月18日当天,正值中共召开统战工作会议,有人就猜测是否被中共保留的五个顶级“右派”有了“改正”的可能。而储安平衣冠塚和中共统战工作会议没有关系,只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中共的态度没有也不可能发生改变。

对《环球时报》的评论:“储安平衣冠塚让如烟往事沉淀”,让人们“不应再消费储安平”,还说“让那一页翻过去”,章诒和表示,中共历次政治运动都没有一页是翻过去的,《环球时报》代表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储安平衣冠塚的立场:“他们畏惧也顾虑,就是怕中国的知识份子有所觉醒。”

储安平被赞勇敢 令人敬仰

中共为何要怕知识份子的觉醒?曾在1979年参与创办大陆民主墙的上海民运人士蔡桂华对大纪元记者表示,储安平提出的“党天下”,直接批判、质疑和抨击中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一个人物在今天中共仍在掌权的时代背景下,要想翻案是不大可能的。“他的勇敢令人敬仰,如果中国人都敢于继承储安平那种精神,敢于抨击和质疑共产党,如今的中国就不会被这个窃国大盗弄得像人间地狱一样。”

浙江省杭州市作家傅国涌向大纪元记者这样形容储安平:“民国人、读书人、新闻人、但也是悲剧人。他明明看到了将来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子,竟然没有走掉,反而留下来受难。聪明的他这方面却不聪明,可能他也有不得已之处、无奈之处、看走眼之处,或者是身不由己之处。”

“党天下”现象更甚从前 中共恶瘤亟待割除

旅居美国的中国社会民主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曾大军先生认为,虽然储安平的墓修建好了,但是中共是否会允许民众去祭拜,还是个未知数。“比如林昭墓,以前中共连提都不让提林昭这个人,后来居然也允许给她修了个墓,但是墓修出来之后却不允许别人去祭拜。那么储安平这个墓,现在影响这么大,影响一大,他下一步会采取什么手段,就很难说了。”

傅国涌先生也对此感到担忧,他表示,储安平衣冠塚落成一事在大陆根本没有报导,自己也是在事后才知道此事的。因为自己对储安平创办的《观察》周刊非常欣赏,很想有时间前往祭拜。至于会否像祭拜林昭一样被拦截或抓捕,他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中共做不出来的,在中国会出现世界上或者是古往今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一切可能,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邪恶的政权,历史上没有一个可比的。储安平对共产党的批判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只是说的很别致、很温和、很温柔,如今的中共用‘党天下’来形容已经远远不够了。”

蔡桂华先生认为,中共如同滋生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一个恶瘤,如果不赶快动手术把它割掉的话,那整个民族都会跟着共产党走向灭亡,就像罗马帝国一样走向被毁灭的结局。“今天的中共腐烂透顶,无官不贪,好好一个国家被它弄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老百姓痛苦万分,好好一个家园就像地狱一样。空气有毒、食物有毒、水有毒,什么都是有毒的,连人心都变得有毒了,这一切的罪孽都来源于共产党,来源于共产党制定的邪恶制度。”

储安平简介

储安平于1909年出生于宜兴望族,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后考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曾去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任《中央日报》撰述、编辑、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政治大学研究员,《观察》杂志社长和主编等。1949年后,曾任新华书店经理、光明日报社总编、九三学社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1957年初的一次座谈会中,储安平提出了“党天下”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不论大小单位,甚至一个科一个组,都要安排一个党员做头儿,事无钜细,都要看党的颜色行事,都要党员点了头才算数,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党这样做,是不是‘莫非王土’那样的思想,从而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一家天下的清一色局面。” “为什么现在的国家高级领导人中没有一个党外人士?”

储安平一语“党天下”,让毛泽东一连几天都没有睡好觉。他被打成了右派,并成为迄今仍不准翻案的五大右派之一。储安平在文革中继续遭到迫害,不仅每天被勒令打扫街道,还饱受红卫兵的打骂侮辱。1966年8月末,储安平投河自杀未遂。9月后,储安平下落不明,是自杀、被打死还是出家,至今仍无定论。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大右派后代要求中共正式道歉
林希翎: 冤假错案根源  中共专政集权制度
中共毁反右档案 何清涟:抢救历史记忆
回眸流水年华(2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