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一):初来乍到 克服语言关

人气 138
标签: , ,

【大纪元2015年06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何伊美国华盛顿DC报导)美国作为国际留学生的首选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来“镀金”。美国的大学拥有优质的教育,其学位含金量高,还会提高成功就业的几率,这已经成为许多留学生和家长的共识。不过,留学生涯颇有挑战,该如何闯过其中道道“关卡”?本文中的几位华裔留学生从克服语言关、融入美国文化以及准备就业方面日前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我要吃 snack.”

初来乍到,最大的挑战就是语言。几乎所有的华裔留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

来自北京的苏筱17岁时作为交换生来到美国,先后就读高中、本科和研究生,历经7年。她还记得在寄宿家庭威廉家发生的令她哭笑不得的那一幕。就在她刚到威廉家的第一天晚上,她问有没有零食吃,结果威廉的家人都非常奇怪地看着她。通过好一番比划,大家才明白她想要吃的是snack,而不是snake。发言不准,这是出国前还觉得自己英语不错的苏筱遇到的第一关。

“类似的事发生好多。你想表达自己,对方却听不懂你想要说什么,连一些很简单的事要表达清楚都很困难。”

真实语言环境的缺失

在马里兰大学巴尔迪摩郡分校就读的华裔学生祝卓明和曾梦迪起初也面临语言关的挑战。(图片来源:UMBC ELI脸书)

在马里兰大学巴尔迪摩郡分校就读的华人学生祝卓明深有同感,虽在国内学过英语好几年,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但是真正来到美国,才发现听不懂人家在说什么。“其实并非真的听不懂,而是反应不过来。”

同在这所大学就读的曾梦迪的目标是在回到中国后当一名英语老师。“起初,语言关真难过。有的课程,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东西,老师布置的论文也不会写。”

祝卓明似乎一语中的,“中国留学生最大的缺点不是英语不好,而是难以适应这个学习英语的过程。在国内英语学的再好,但缺失了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

“多学、多说、脸皮厚一点”

陌生环境的磨练却能促使一个人得到真正的提高。“只要接受新的环境,融入其中,保持与美国人的交往,就能够逐渐突破这个语言障碍。”这方面,苏筱和祝卓明有着共同的经验。“一定要下功夫多学习,经常看美剧和听英语广播。还要跟美国人面对面的交流,找机会跟他们交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注意他们怎样表达自己。”

其次,想要提高英语水平,一定要避免只跟中国人扎堆。许多华裔学生常常在学校外面租房独住或合伙租住,这会造成把自己局限在一个仍是华人构成的小圈子里,从而失去了用英语沟通的环境。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如果选择在学校宿舍居住,学校会安排至少两位不同族裔的学生或国际学生与来自本地的学生同住一个房间,这就使得英语语言交流的环境成为生活中一个很自然的部分。曾梦迪把住校生活视为提升英语水平的一个最好方法。

此外,美国学校的国际学生部通常会提供免费的语言辅导和课程学习。华裔学生要学会发掘和利用学校的资源。比如,美国的大学一般有专为国际学生设立的“Conversation Partner”,让本地学生和国际学生定期聚会,大家在轻松的氛围自由交谈,帮助国际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苏筱从一开始就发现自己有许多发音不准。于是,她经常利用一些时间在网上看视频,对照发音,或请美国同学帮助纠正。

她说:“生活在美国这个社会,你随时都有可以学习的环境,在任何地方,你都有学习的机会。比如,走在路上,乘坐地铁,或外出购物,我特别留意美国人日常的对话,听他们怎么交谈,然后记在心里。”

“在语言方面还有许多习惯性的表达,如俚语。如果你不跟美国人交往,很难知道那些表达的涵义。”

在她看来,美国人的语言表述简单,交流直接。多与他们交谈,自己的语言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不要怕别人说你讲的不好。美国是一个极其包容的国家,就是脸皮要厚一点,多说,多做。”

(待续)

责任编辑:夏实

相关新闻
中国污染严重就业难 美国留学生不青睐
中国留美生拍短剧 讲述“我的老外室友”
中国游客留学生如何改变美国中餐风味
美大学留学生人数创新高 中国学生占三分之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