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荣誉 北华埠命名“邬亮珊、普尔街”

人气 14

【大纪元2015年09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温文清芝加哥报导)以帮助他人为最快乐的事,邬亮珊和彼得‧普尔(Peter Porr)二人于三十多年前创办东南亚中心,多年来服务上万名移民。为此,市政府特地将北华埠Ainslie街命名为“邬亮珊和彼得‧普尔街” (Honorary San O and Peter Porr Way),9月11日上午举行了简单隆重的揭幕仪式。

48区区长哈里‧奥斯特曼(Harry Osterman)和46区区长詹姆斯‧卡普曼(James Cappleman)均出席了仪式。奥斯特曼表示,邬亮珊和普尔35年来倾心投入社区服务,就像屹立的大树一样为社区的老人、孩子和弱者挡风遮雨,令人感佩。不止如此,他们还努力将移民的需要反映到州政府,让民选官员听到他们的声音,以求更进一步解决移民服务的问题。他希望众人都以他们为榜样,多为社区做出贡献。

邬亮珊感谢东南亚中心所有员工多年来的付出。她表示,今年是对该中心来说最为艰难的一年,州政府的预算削减使中心的经费大幅减少,她希望社区热心人士雪中送炭,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提到因语言不通而被误关精神病院、去年离世的蔡绍华(David Tom),邬亮珊不禁潸然落泪。蔡绍华年纪轻轻就被关进精神病院,30年后才被放出来,那时已经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多亏东南亚中心收留了他,邬亮珊和普尔成为他的法定监护人,30年如一日的照顾他,直到他去年离世。蔡绍华留下的20万赔偿金捐给了东南亚中心,用于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香港移民陈太则激动的分享,她的儿子陈钦淇从小调皮好动,到东南亚中心课后辅导班学习后,得到邬亮珊和普尔二人的热心帮助,两家更是因此结下深交。陈太表示,对他儿子来说,二人既是朋友,也是人生的导师,陈钦淇后来就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现在已经担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际经济主管。

邬亮珊(左)和普尔(右)在纪念路牌前开心合影。(温文清/大纪元)

35年全身心服务社区 无怨无悔

邬亮珊1975年带着弟弟从越南逃难来美,当时身上只有10美元。来到美国后得到了非盈利机构的帮助,邬亮珊说,这些人与她素不相识却无私相助,让她也决定投身社会服务,用自己的双手来帮助移民。

东南亚中心成立于1979年,起初的名字是“印支华裔联谊会”,后更名为“东南亚中心”。开始的10年,中心没有任何政府资助,邬亮珊和普尔两人完全不领薪水,每天省吃俭用,把所有的精力、资金全部投入在东南亚中心上,几乎没有节假日。

几年前,邬亮珊不幸被诊断出患上癌症,完成治疗后她又毅然返回东南亚中心,继续为大家服务。

当天邬亮珊表示,几十年来她虽然生活简朴,但从未对投身社会服务有过任何抱怨和遗憾,而她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社会工作。而普尔也表示,这一辈子让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够帮助到别人。◇#

责任编辑:唐明镜

相关新闻
东南亚中心提前庆祝母亲节
东南亚中心爱心午餐庆冬至
东南亚中心春宴 民族舞蹈展东南亚风情
东南亚中心提醒办理冬季能源补助及伊州普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