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最后一次搬家 蔡家60年烟田划休止符

竹山镇长黄丹怡(右)和蔡家第二代媳妇林瑞琴(左)在蔡家烟田合影。(黄淑贞/大纪元)

人气: 4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6年10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林萌骞台湾南投报导)“一年烟胜过三年菜”,烟叶曾是竹山镇的高经济作物,最兴盛时期的种植面积高达400公顷,在烟酒公卖制度下,曾为烟农提供相当稳定的家庭收入,今年是台湾最后一年许可种烟,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烟田了。竹山镇公所12日在中和里传承三代的蔡家烟田举办“帮小烟搬家”活动,让民众能最后一次亲近烟田。

竹山镇长黄丹怡表示,由于今年是烟叶许可制度的最后一年,以后想看烟叶恐怕要到竹山市区规划中的烟叶博物馆了,所以利用最后一次的种植过程,邀民众和竹山国小全校教师一起将烟苗从育苗盘移入烟田中,期待一百天后能为烟农带来好的收成。

烟农第二代媳妇林瑞琴,从7岁开始到烟田帮忙,在“没有人敢嫁烟农”的年代,她勇敢嫁入蔡家,在娘家和夫家的种烟年资恰好满一甲子,她说,一季烟,从整地、种苗、采收到熏烟完成,工作时间超过半年以上,虽然辛苦,但是因为有保证价格,收入比其他作物稳定又丰厚,蔡家也因此有能力增购田产。

蔡锡印是蔡家的第三代,从10几岁的青少年就开始在烟田里工作,至今也超过20年。他感慨地说,种烟叶很辛苦,但是因为有契作保障,以他家10公顷保证收购2万5千公斤的规模,整年的收入自己就可以算得出来,不像种菜的有菜土菜金的风险。

可惜,这项最主要的经济收入从几年前因应政策变化,8年前购置大型耕耘机、试种番薯,希望继续在农业上深耕。

责任编辑:罗令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