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式中餐馆坚持传统中国菜 跻入主流社会

人气 2419

【大纪元2016年11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吴英综合报导)美国近几年出现许多令人眼睛一亮的中餐馆。这些餐馆采用新颖装潢,供应传统中国菜,相应提高了价格,受到喜欢高档中国菜及华裔新移民的欢迎,也使中国餐馆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新式中餐馆挑战突破刻板印象

美国中餐馆给人的印象是内部陈设老旧,地板和餐桌闪着油光,供应口味变调的美式中餐,价格便宜的外带等。近几年越来越多富裕的中国移民来到美国,有人决定投资中餐馆,改变其刻板的印象。单是纽约曼哈顿就有好几家这样的中餐馆,其中之一是位于东城的MáLàProject。

来自北京的康宁(Amelie Ning Kang,音译)2015年底决定和儿时玩伴一起在纽约市曼哈顿开中餐馆MáLàProject,引进西式装潢。餐馆雪白的墙壁没有东方装饰,地板采用原始的砖块,挂上明亮的爱迪生灯炮,更重要是拒绝美式中餐,招牌菜是传统的四川菜麻辣香锅(Mala Xiangguo)。

20161115_mala-project1
MáLàProject的麻辣香锅。(MáLàProject脸书)

康宁2010年来到纽约市,就读美国烹饪学院(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她很快观察到中国菜在美国,不论在评级和价格上都远低于其它族裔的食物,如意大利和日本,被多数美国人视为是外带的廉价餐点。

康宁及合伙人坚持不去迎合当地人口味而改变中国菜,决定忠实地呈现道地的中国菜,给客人不同的体验。

她告诉《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记者:“人们总以为我们是泰国餐馆或韩国餐馆,我要告诉他们中国餐馆也可以办得到,提供优良的服务、用餐气氛和装潢设计。”

现在很多像康宁这样口袋深的中国移民,在美国投资开设新式中餐馆,他们采用高档装潢,不供应低价的美式中餐,吸引喜欢高档中国菜的美国人及富裕的移民。

以纽约市为例,除了MáLà Project外,来自中国及台湾的移民共同开办供应中国面食的新式中餐馆The Tang,目的也是要挑战过去人们对中餐馆的刻板印象。

The Tang的合伙人之一Eric Sze表示,这是未来中餐馆的趋势,“中国食物被界定为廉价品,实在没有道理,不应该是这样。”在The Tang中餐馆,经典的炸酱面定价12美元,较法拉盛中餐馆的炸酱面贵出许多。

20161115_mala-project2
The Tang麻辣牛肉面。(The Tang脸书)

除了这二家中餐馆外,还有供应正统小笼包或上海汤饺的The Bao和Yaso Tangbao、来自上海及哈尔滨夫妻档经营的Cafe China and China Blue。在中国经营连锁餐馆的朱荣(Zhu Rong,音译),来美探视儿子时发现很难找到传统的中国食物,因此开了Hao Noodle and Tea by Madame Zhu’s Kitchen。

这些新式中餐馆的共同特色是远离华人聚集的唐人街、法拉盛或日落公园,餐馆里没有肮脏的塑胶地板及昏暗的萤光灯,受到主流社会的欢迎。

高档新式中餐馆是未来趋势

纽约大学食品研究所雷副教授(Krishnendu Ray)在其著作《民族餐馆》(The Ethnic Restaurateur)中提出“全球美食阶级”概念,即各族裔的经济实力是造成在美国各种族食物价格差异的原因,并预测目前在中等价位的中国菜,未来20年内或可跻身进入高档价位。

康宁同意这样的推测,她说:“未来高档的中餐馆会越来越多,因为有更多的中国人来美学习并留在这里。”她认为,这样的中餐馆会受到华裔新移民的欢迎,因为他们重视用餐气氛以及道地的餐点。

她说,最近一个寒冷的星期六下午,MáLà Project高朋满座,多数客人是说着普通话的年轻华人。

其中之一是独自一人用餐的童齐(Qi Tong,音译)。他今年29岁,来自中国湖南省,来美攻读博士学位,几个月前搬到纽约市,很快地喜欢上MáLà Project中餐馆,原因很简单,他说:“有回家的感觉。”#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美中餐馆人人爱的幸运饼干 竟非源自中国
语言障碍惹风波 美华州中餐馆老板泣不成声
专家:20年内中国美食跻身美高档餐馆
中餐馆菜单的离奇翻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