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赏析:〈草虫〉

作者:明珠

(图:小玉/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4897
【字号】    
   标签: tags: , , ,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释:

1.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喓喓,音腰;虫子的鸣叫声。草虫,草螽;俗称“蝈蝈”。趯趯,音替;跳跃貌。阜螽,音附中;俗称“蚱蜢”。草虫与阜螽都是蝗类的昆虫,同类异种。

2.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君子,本诗指的是女方将要出嫁的男方;他是召南地区诸侯国的大夫(官员),本诗中女子的娘家在周南地区的诸侯国。“忧心忡忡(音冲)”,内心忧虑不停。“忧心”与“忡忡”也可以分开来运用,都是表示“内心忧虑”之意。

3.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亦,加强语气的助词;在本诗中还含有“假如、如果”的意思。既,已经如何如何、完毕、完成。见,(以婚姻之礼)相见。觏,音够;《说文》:“觏,遇见也。”本诗应该理解为(以婚姻之礼)觏见或见面。降,音祥;放心、安心。“降”的读音是《康熙字典》特别规定的:“凡降下之降,与降服之降,俱读为平声。故自汉以上之文无读为去声者。【诗.召南】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这几句诗的大意思是:假如他能以婚姻之礼对待我,假如他能跟我完成婚姻的礼仪,那我就放心了。

4.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陟,音置;登、攀登。南山,在本诗中含有两层意思,第一指的是周南地区的山;第二指山的南面,因为古代祭祀用的草木,都必须取自山的南面,山的南面也称为阳面。言,我想如何如何。蕨,蕨菜;古代也叫“鳖菜”,草本植物,其幼嫩叶芽经处理后可食用,亦可为助祭之供品。这一句讲的是女子在路上的见闻:有人登上山的南面,说她要采摘蕨菜。

5.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惙惙,音绰;内心忧虑。这两句的大意是:还没和他在婚姻礼仪中相见,内心充满了忧虑。

6. 我心则说:说,音义同“悦”,喜悦、高兴。

7. 言采其薇:薇,音微;草本植物,俗称“野豌豆” 西晋.陆机:“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豆嫩叶)可作羹,亦可生食。今官园种之,以供宗庙祭祀。”

8. 我心则夷:夷,平和、平静。

赏析:这是一首很奇特的诗篇,可以说在文学创作的技巧上达到了相当高深的境界。笔者在真正了解这首诗要表达什么之后,不禁为之赞叹;也被中华神传文明的博大精深所折服。要读懂此诗,必须先把此诗的背景故事讲清楚。

根据孔颖达《毛诗正义》的注释,这首诗是一位诸侯国大夫的妻子自述其出嫁时在去夫君家的路上的见闻以及担忧的心情。这位新娘有可能是周南地区某诸侯国的官家之女,而新郎是召南地区某个诸侯国的大夫官员。由于当时周南地区的诸侯国已经完全接受了周文王道德礼仪的教化,而召南地区的诸侯国也开始受到影响,但礼仪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新郎并没有上女方家去迎亲。孔颖达《毛诗正义》疏曰:“在羔羊之致前,则朝廷之妻大夫,不越境迎女。妇人自所见,明在周也,故云周南山。”〈羔羊〉也是《诗经.召南》中的篇名,我们后续的赏析中将会详细介绍;孔颖达的意思是说:在周文王道德教化及执政理念还没有完全影响到召南地区诸侯国的卿、大夫之前,整个殷商朝廷的大夫官娶妻,一般不会越境迎亲(指到其它的诸侯国去迎亲)。所以新娘子路上看见的景物,很明显是在周南地区,诗中说的“陟彼南山”很明显是周南地区的山。

其实周文王娶太姒(有莘国国君长女)时,也没有越境迎亲,而是到渭水旁,造舟为浮桥迎娶太姒。《诗经.大雅.大明》有详细的记载。笔者认为周文王当时之所以没有到太姒的家门口迎亲,可能是考虑两个诸侯国的习俗不完全一样。后来,殷商被周王朝取代,礼仪制度完备和普及了,就规定接亲必须上女方家门(不同的诸侯国也要求这样[1]),且有接亲的仪式,这在《礼记.昏义》和《仪礼.士昏礼》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那时期,由于周文王的道德教化已经在周南地区普及,所以,周南地区诸侯国的女子,从十岁开始就不能再出去玩耍了,必须在家里跟女师学习女功、女德、礼仪,懂得如何织布制衣、如何帮助家庭祭祀等等。到十五岁,家长可以给女孩子定亲,定亲后,家长要给女孩子举行及笄仪式。然后跟据双方家庭的协商日期,在二十岁之前须嫁人[2]。

另外,女子在婚前要接受三个月的教导;或在国君的宫殿之中,或在家族的宗庙之中。主要是学习四德之具体内容及礼仪(其中就包含了结婚时的应对礼仪),学成后需举行仪式祭告先祖[3]。

也就是说,新娘子是从周南地区的一个礼仪之邦[4],嫁到了召南地区这个道德礼仪还不完善的地区。这首诗讲述的是她路上的见闻及担忧的心情。为什么她会担忧呢?

《毛诗.序》:“〈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这句话的大意是,“〈草虫〉这首诗篇讲的是大夫的妻子能用礼仪来约束自己。”言外之意是说,大夫妻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是用传统的道德礼仪来衡量。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看到那喓喓鸣叫的草虫,踊跃应和的阜螽;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婚姻,因为还没有在婚礼中见到他,我忧心忡忡。如果他能用婚姻的礼仪与我相见,如果他能以礼相待与我成婚,那我就放心了。

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是男方向女方求婚的模式。六礼也要求男方派使者上门提亲,成婚的日期是男方长辈上门时跟女方家长商量好的。所以新娘子在路上看到“喓喓草虫,趯趯阜螽”的情形时,就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婚姻。

理解这首诗到底在讲什么的关键,就是这个“见”和“觏”二字。两个字的字面意思都是“见面”;可是,古人的见面和现代人的见面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使到了清朝,两人相见,必有礼,无礼而不见。不管是朝廷官员、读书人、江湖汉子、小姐与闺蜜、媳妇见公婆、孩子见父母,官宦家庭夫妻俩平时见面,等等,必定是先互相行礼、问好,再说事情。根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面礼仪,有大礼参拜的,有作揖的,有抱拳的,有行万福礼的,等等。即使是两位修佛的人见面,也是先合十问好,再说事情。这个中华民族最基本的见面礼仪,现在在中国大陆几乎看不到了。古人说的“礼尚往来”,不单单只是讲送礼物的那部分礼节;两人见面,别人向您行礼,您也要回礼答谢,这也是“礼尚往来”的一种形式。

周朝时期,见面的礼仪规定就更完整和规范。整部的《仪礼》以及《礼记》都是在讲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应该遵从的礼仪,古人的衣食住行等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包括进去了。而婚姻之礼被古人认为是礼仪中的根本[5],所以只有依礼完成的婚姻,才是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承认的。

郑玄及孔颖达在此诗的注释中,都特别强调了“同牢而食(共牢而食)”这个婚姻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认为“亦既见止”所对应的就是“同牢而食”这个环节。郑玄笺:“既见,谓已同牢而食也。”孔颖达疏曰:“亦既见君子,与之同牢而食。”

在中国古代,主流社会的家庭,娶妻的时候,婚礼中如果缺少了“同牢而食”这个步骤,那新娘子有可能当场想不开,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她会认为,男方根本没把自己当成妻子看待,回娘家也无法跟父母交代,心里会非常难过,她宁可被当成“出妻”当时就返回娘家,也不愿待在那里。在古人的观念中,以礼待人,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心性流露。《礼记.曲礼上》:“是故圣人作(因此古代圣王制订礼仪),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为了各位读者了解〈草虫〉这首诗篇的内涵,笔者说一个故事,此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安徽徽州地区:

建德(化名),在深圳的一家公司上班,他父亲是国内一所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也是一位古文学专家。家里给建德介绍了一位女朋友,姑娘名叫婉玲(化名),在黄山市的一家银行上班。建德利用过年的假期及公司每年7天的年假回乡跟对方交往了几次,双方都比较满意。后来双方家长将结婚的日期商量好了,建德又向公司请了结婚假,从深圳回老家结婚。

回家后,建德的父亲说要亲自给他主持婚姻的仪式,让建德一定要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建德心里不以为意,不过他对父亲还是非常尊重的,所以就一口答应下来。

婚礼的过程跟现在社会上也都差不多,也就是去接新娘及到酒店请亲朋好友喝喜酒。当建德带着新娘子回家时,发现客厅里摆了一张小圆桌,上面铺一块红布,圆桌边有两张小方凳相对。圆桌上放了两个陶瓷的碟子,边上各摆一双筷子,建德的父亲让新郎新娘相对坐在圆桌边。这时,新郎新娘及他们的朋友都笑嘻嘻的不在意,大家以为就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既然长辈有要求,就照着做好了。

这时,建德的父亲给围观的亲朋好友抱拳施礼,说道:“感谢各位亲友来参加小儿的婚礼,今天我要按照古代‘同牢而食’的仪式,给他们主持婚姻礼仪的一个重要步骤。什么叫‘同牢而食’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那还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社会,一般的家庭会在自己房屋附近做一个或几个栏圈,古代叫‘栏牢’,以便将放牧回来的牲畜关在里面。家里孩子结婚的时候,新郎新娘要吃同栏牢里牲畜的肉。因为‘民以食为天’,这就意谓着,你们结婚以后,就要依天礼,讲道德,家里吃的用的,都要你们自己辛勤工作所得,由于‘牢’还谐音‘劳’,是劳作、勤劳的意思。你们不能去拿别家的东西,不能非法占有别人的利益,包括属于别人的食物。朋友之间礼尚往来或长辈的馈赠是另一回事,这是第一。第二,让你们‘同牢而食’,就要求你们夫妻俩要同甘共苦,特别是建德你这个当男人的,不能只顾你自己,不顾你的妻子和家庭。在外地工作,为人处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结发的妻子。”

建德的父亲说这番话的时候,大家的表情都渐渐严肃了,没有人再说笑,大家都静静的听着,包括新郎和新娘。这时,建德的母亲从厨房里端出了一个盘子,里面放了一块肉(大约一两左右),一把餐刀,建德的父亲接过盘子,把它放在圆桌上,说:“这块肉,只是用开水煮熟了,没有放盐,也没有放其它调味品,现在请建德把肉平均切开,你们夫妻俩各吃一半,它还意味着,将来生活中所遇到的酸甜苦辣的事情,你们都要相互扶持,一起去面对和承担。举头三尺有神明,让神明见证你们夫妻俩的婚姻,让神明保佑你们夫妻俩的恩义天长地久。请你们在吃之前,将各自的碟子举过头顶,心中默念三遍‘神明尚飨’,然后再吃。”

这时,伴郎和伴娘各端出两个装清水的脸盆,让新郎新娘净手。净手过后,建德严肃认真的将盘子中的肉切开,将其中一半放在新娘的碟子中,双手举起碟子递给新娘,深情的说道:“婉玲,今后只要有我吃的,我一定会先给您一半;等将来我们有了孩子,您和孩子要先吃饱了,才轮到我吃。”新娘当时被感动的眼泪流了下来,接过碟子,对新郎说:“建德,您要记住今天的承诺,您安心在外地工作,要常回家看看,我在家里会好好孝敬爸爸妈妈。”

在新婚夫妻俩吃肉的时候,建德的父亲用古音,在边上反复唱曰:

同牢而食,贫富不易。姻缘天赐,不离不弃。
…………

从这个现代版“同牢而食”的婚礼仪式上我们也能理解到中国古代婚姻礼仪中的那份纯洁和庄重。那是夫妻俩相濡以沫的承诺及对上天安排这份姻缘的感恩。故事中的新郎将来在社会中工作的时候,在遇到不属于自己的金钱利益或女色方面的诱惑时,如果能够想起自己在婚礼中,在上天的见证下,对妻子的承诺,拒绝金钱和女色的诱惑,他真有可能得到上天的赐福。

我们再回过来读一下这几句诗:“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新娘子“忧心忡忡”的是,她嫁到那个召南地区,礼仪还不够完备普及,男方的家庭会按正统的婚姻礼仪来对待自己吗?“亦既见止”言外之意是指“如果他能在婚礼中与我‘同牢而食’依礼相见。”

“亦既觏止”,觏,有遇见的意思。孔颖达在注释中说:“亦既见君子,与之同牢而食(亦既见止);亦既遇君子,与之卧息于寝(亦既觏止),知其待己以礼,庶可以安父母(可以让娘家的父母放心了),故我心之忧即降下也(我心则降)。”

在先秦时期的婚姻礼仪中,同牢礼过后,还有一个仪式后才“卧息于寝”[6]。这样整个婚礼的仪式才算完成。这两个步骤都依礼完成后,才表示男方对待女方“以礼见止”,“以礼觏止”。新娘子才会“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看到有人登上山的南面,唱着山歌,说她要采摘蕨菜。还没有在婚礼中见到他啊!我心中充满了担忧。如果他能用婚姻的礼仪与我相见,如果他能以礼相待与我成婚,那我才会喜悦。

因为那个“蕨菜”可以在家庭祭祀中用到,主妇将来有可能会去采摘来当供品。所以新娘子看到有人去采蕨菜,触景生情,引出了后面的那几句话。希望男方能够与自己完成纯洁庄重的婚姻礼仪,这样她心里才会喜悦。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看到有人登上山的南面,唱着山歌,说她要采摘薇菜。还没有在婚礼中见到他啊!我心中充满了伤悲,因为娘家的父母此时正守着蜡烛挂念着我。如果他能用婚姻的礼仪与我相见,如果他能以礼相待与我成婚,那我才会安心。

依先秦时期的习俗,女儿出嫁离开家的时候,娘家的父母要在家里点上蜡烛,三天不能让烛火熄灭,以示思亲之情,因为女儿也是父母亲的心头肉啊!孔颖达《毛诗正义》引用《礼记.曾子问》原文并做了说明:“〈曾子问〉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注云:‘亲骨肉’,是为思与女相离也。”

新娘子在去男方家的路上,看到有人在采薇菜,想到了她在娘家时也受到这方面礼仪的教导,因为将来当主妇时,祭祀用的供品也要亲自去采摘。可是,又想到娘家的父母这时还守着蜡烛挂念着自己。因为,如果男方不能用婚姻礼仪对待自己,自己也只能做为“出妻”返回娘家,那又怎么对得起娘家的父母啊!“未见君子,我心伤悲”言外之意是说:还不知道他是否会与我以礼相见,想起家中的父母此时可能正守候在蜡烛旁,我心中充满了伤悲!

结语:〈草虫〉这首诗篇通过描写一位大夫妻子在出嫁去夫家路上的见闻及内心感受,来展现古代受过传统婚姻礼仪教导的女子对神传婚姻礼仪的敬慎重视态度。她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以礼相待自己,而这个“以礼相待”不是我们现代人想像的,男方必须给女方一个多么深情的拥抱或送给女方一颗多少克拉的钻戒。外在的东西只能使夫妻关系维系一时,却无法长久。

从笔者所讲述的那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明白,神传的婚姻礼仪能够唤回新婚夫妻本性中善良的那一面,所以新郎建德和新娘婉玲才有了发自肺腑的那一段对白。那是在上天的见证下,夫妻双方相濡以沫的承诺及对上天安排这份姻缘的感恩。这也让我们再一次的体会了中华神传文明的神奇,和神佛对世人的慈悲。

此诗没有一个字提到“礼”,却句句都与“礼”有关。唐朝的经学大师孔颖达在《毛诗正义》〈羔羊〉这首诗篇的注疏中引用了古人说的一句话:“死义生礼”,这句话的大意是:我能够为了‘义’牺牲生命,但只要我活着,我就要按照道德礼仪去为人处事。

辞汇运用:今天我们介绍“见止”与“觏止”两个词的运用。这两个词在汉代以后的诗文中被大量的运用,它们都只是表示“见面、会面、相见”的意思。笔者估计是因为《诗经》中这样用了,所以后来的人把“见”或“觏”说成是“见止”与“觏止”,这样显得语气很文雅。例如:

《晋书.列传第十八》:“妻子守臣,涕泣见止。”这是大臣上表给皇帝,奏章中的一句话,大意是:妻子和孩子们流着眼泪与我相见,他们守在我身旁,担心我出问题。

《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八》:玄素曰:“宫中所见止妇人,不知如樊姬等可与益圣德者几何?”樊姬的事迹见汉.刘向《列女传.楚庄樊姬》。

唐.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宋.米芾《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秋水浮湘月,樽酒屡觏止。”这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米芾的经典诗句,〈湘月〉既是词牌名,又表示提举(官名)大人从湖南出差到江西,秋水浮着湖南的月亮(秋水浮湘月),惜别之情跃然纸上;还不止这些,湘月都出现在酒杯的酒水中屡屡让我看到(樽酒屡觏止),不舍得与友人离别的情谊让读者感同身受。
[附注1]从《诗经.大雅.韩奕》的记载也可证实这一点:“韩侯取妻,汾王(周厉王)之甥,蹶父之子。”孔颖达疏曰:“韩侯亲自迎之于彼蹶父之邑里。”“蹶父为王卿士”, 蹶父是周朝朝廷的卿士(大臣),其居住地在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附近,而诸侯国韩国的封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附近。

[附注2]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凡女拜尚右手。(《礼记.内则》)

[附注3]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祢未毁,教于公宫;祖祢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礼记.昏义》)

[附注4]在古汉语中,“邦”的主要意思就是表示“诸侯国”,“大邦”即“大的诸侯国”。例如,《尚书.武成》:“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孔传:“言天下诸侯,大者畏威,小者怀德。”《诗经.大雅.大明》中:“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有莘国国君有位女儿太姒,她善德昭美如天帝的妹妹。)”

[附注5]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礼记.昏义》

[附注6]主人说服于房,媵受;妇说服于室,御受。姆授巾。御衽于奥,媵衽良席在东,皆有枕,北止。主人入,亲说妇之缨。烛出。《仪礼.士昏礼》@*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泰山自古以来是很有灵气的山脉,李白在泰山上遇到仙童,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 宇宙中的生命是有等级的,体现在人间,人就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在中国古代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什么人该有什么样的享受,该用什么样的礼节;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对于熟读四书五经的皇帝及文人,都很清楚。不知道礼节的人,除非终老于乡野之间,如果出去行走社会或考取功名,说错一句话,也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 五言律诗四十个字,要写情写景,要有内涵,能给人启发的哲理,太难了;但诗仙却做到了..
  • 没有必要去为更改李白原作的人辩解他们更改后诗有多好;知道原因了再争论是对李白的不敬..
  • 瑞彩璿宫景色殊,众生盼主返天都。
    曾经浊世千千劫,造就清莲万万株。
    为有慈悲讲真相,还将坦荡上征途。
    凡间借问谁能似?磊落翩翩大法徒。
  • 描绘了辋川如诗如画的秋暝之景,并且展现了一位修佛之人的境界和襟怀。
  • 天赐连甍尽解颐,慈辉玉殿伫雍熙。
    万方德化开疆域,千载风流到礼仪。
    穆穆圆丘馨飨帝,乾乾睿相境希夷。
    中华铲灭红魔日,盼见古都全盛时。
  • 不爱江南五月花
    只缘邪气玷芳华
    行看三尺倚天剑
    斩灭红魔净我家
  • 恰似芙蕖含露绽
    天香浓郁寰中散
    引领流风归至善
    云韶伴
    长空万里清晖璨

    宝袜纤腰翩旋转
    雄姿掣电儿郎健
    探海翻身原地串
    勤历练
    洪扬神韵奇功建

  • 王维的这种写作手法就是先声夺人,人未至而声先到。这也说明了作者善于捕捉场景来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