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谈两岸 蔡英文首次公开回应“十九大”

人气: 1787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10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郭曜荣台湾台北报导)中共十九大结束,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首次公开回应,她呼吁两岸领导人应秉持圆融、中道的传统政治智慧寻求两岸关系的突破,并永远消除敌对及战争的恐惧。她强调,以人民为核心的两岸往来交流,为30年来两岸关系从敌对走向和平发展,做了最佳的注解。

“两岸交流30年回顾与前瞻”研讨会于26日举行,蔡英文致词时,中共刚刚完成了党代表大会。去年,蔡英文呼吁两岸应该放下历史包袱,展开良性对话,造福两岸人民。回顾两岸30年来的交流与成果,虽然目前两岸关系维持了基本稳定,但希望能有进一步的改善。

过去两岸人民因内战造成骨肉分离,直到开放两岸探亲,结束了现代史上一段因两岸敌对造成亲情拆散、骨肉分离的悲情岁月。从1987年到现在,两岸民众往来频繁。

蔡英文强调,两岸作为全球及区域的重要成员,并且各自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海峡两岸应该展现新的思维,透过双方的各自努力及共同合作,为区域的和平及繁荣发展,为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及改善,也为两岸共荣发展的美好愿景做出贡献。

婉转表达 “两岸一家人”

亲民党同日发布声明表示,蔡英文的谈话,承认两岸人民因内战造成骨肉分离,并举出当年民进党主张两岸人民返乡探亲不应受到限制,其实已婉转表达“两岸一家人”的概念;内容至少3次提及“两岸和平发展”,不仅呼应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的谈话,也显示两岸领导人在该议题上已有基本的共识。

声明说,两岸的执政党都有难以忽视的惯性包袱与刻板印象,但世界却在现实中不断前进。站在两岸人民立场,寻求双方共识与共利,才是两岸人民之福。期待两岸执政者,都能站在可贵的公约数上,寻求两岸更多的交集。

从维持现状 找两岸新模式

台大国发所教授陈明通则表示,回顾过去30年两岸关系的本质,北京很清楚要统一台湾,而台湾2,300万人不愿意接受中共的统治,这就是两岸关系基本上的矛盾。他说,中研院教授吴玉山曾归纳,过去台湾政府主要采取的就是“扈从”或“抗衡”两种策略。

对于蔡英文的谈话,他解读,蔡政府是想摆脱“扈从”或“抗衡”的思维逻辑,重新寻找新模式。他引用前国安会副秘书长张荣丰的研究,指两岸之间其实是美、中、台的三方赛局,张从过去60年非合作性、多层次的动态互动中,得到一个“纳许均衡”,意即任何一方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并不会使自己的报酬提高。

他进一步解释,台湾从中得到的是“不接受中共统治、台海属于非战争状态”;中共得到“台湾不宣布法理台独、世界不挑战一个中国的说法”;美国则得到“中国不控制台湾,不会把台湾变成中国的军事基地,台湾继续经济繁荣,在世界经济供应链扮演重要角色,美国为主要受益者”。

陈明通说,虽然三方都不满意,都想挑战,但最后都无法达成,皆回归到该均衡。他认为,维持现状就是维持该定义,若能守恒,两岸政策就会举重若轻,所以从蔡英文的谈话来看,“我们应在‘纳许均衡’的结构之下”,去寻找新模式。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认为,面对九二共识的各自解读,“我方只要强调,按照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所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即可,若双方对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有共识,就不需再围绕是否有九二共识的字眼去打转。◇#

责任编辑:尚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