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3成1父母陪孩子常分心 3C产品是祸首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03月27日讯】每个孩子都是宝,儿盟调查指出,4成父母会积极参与陪伴,3成1陪孩子时常分心,分心原因以使用3C产品居多,当孩子发生状况时,逾半父母会安抚引导。

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今天举行记者会,公布2017亲子陪伴与教养状况调查,并邀请网路名人“那对夫妻”的Nico品筠和Kim京烨到场分享。

为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陪伴教养状况,儿盟于2月派访员到亲子据点观察,每半小时记录照顾者的陪伴行为,当儿童发生状况时,则记录照顾者的回应方式,共搜集1411笔记录。

儿盟将陪伴行为分3种类型,根据记录发现,以积极参与型居多(40.5%),其次是边做其他事边陪孩子的分心型(31.1%)和待在附近看孩子玩的旁观型(28.3%);进一步研究分心型照顾者的行为,儿盟也发现,近7成是因为3C产品影响,包括44.2%是在滑手机,25.3%在拍小孩或自拍,另有22.6%是跟其他大人聊天。

至于教养类型,儿盟也观察到352笔状况,以孩子不收拾玩具的比率最高(67%),其次是在活动空间奔跑冲撞(12.8%)、孩子跌倒哭闹(8%)、同侪冲突哭闹(6%);至于父母的应对方式,超过6成比率是采取安抚引导型。

儿盟也发现,当孩子在活动空间奔跑时,57.8%父母回应是“忽略放任型”,但室内有各项物品玩具,公共场所人群多,其实有一定危险性;而当孩子不收拾玩具时,44.1%父母回应是“代劳型”,动手帮孩子收拾,虽意识到使用公共设施的礼仪,但可能让孩子误以为是爸妈该做的。

儿盟执行长陈丽如表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的陪伴方式对孩子的品格养成影响很大,为提升亲子陪伴品质,儿盟提出“三要”原则,提醒父母“要互动陪伴”,要多点互动,不要只是人陪,“要机会教育”,多注意孩子状况,随时回应和引导,“要培养品格力”,藉由陪伴来养成孩子的自律能力、同理心和责任感。(转自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