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COWORKING正夯我们在驳二共创基地

“一起设计”持续推动“盐埕水上人家-未来大沟顶”计划,希望从小地方开始,让城市有些改变。(方金媛/大纪元)

人气: 32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04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方金媛台湾高雄报导)“驳二”是高雄最夯的景点,也是文青的朝圣地,即使是上班日,仍吸引不少游客涌入;“驳二”俨然成为高雄最闪亮的招牌。

驳二 被找到→找到自己

“驳二”指第二号接驳码头,位于高雄港第三船渠内,原为一般的港口仓库。2000年,国庆烟火首度跨出台北,南下至高雄举行,在寻找适当施放地点的过程中,驳二仓库群意外被发现;2001年,一群热血的艺文界人士成立驳二艺术发展协会,催生推动驳二艺术特区为南部人文艺术发展的基地。

2006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接手驳二艺术特区,之后推出高雄设计节、好汉玩字节、钢雕艺术节、货柜艺术节等充满城市创意特质的展演,让驳二的风貌不断翻新,也开启与新世代的对话。

如今,驳二已成为高雄文创产业、影视数位内容发展最重要的据点,吸引了越来越多元的产业进驻,市府也透过“文创人才驻市计划”,提供仓库空间与补助,培植在地文创人才。

第一代的“高雄文创设计人才驻市回流奖助计划”,以驻市或个人工作室型态回流高雄;第二代的“高雄文创设计人才回流进驻大驳二艺术特区大义仓库群奖补助计划”,转变为快闪店面或是工作坊的形式进驻驳二。

共创基地 在地扎根创意共好

“驳二共创基地”是一全新规划的共同工作空间,为不同文创参与创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建构出彼此都能分享的资源,进而激荡出更大的文创能量。

驳二共创基地是全新规划的共同工作空间,为不同文创工作者创造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方金媛/大纪元)

“驳二共创基地”的成立,可说是第三代的文创设计人才扶持计划,不仅支持人才,更为进驻的创新团队提供实际运作的协助。

“驳二共创基地”位于大勇路上的华运大楼,距离最近的C1.2.3仓库仅隔一条必信街,是当年由台糖公司提供土地,于1982年兴建完成的10层大楼。台糖公司曾于1995年将四楼出租,作为保龄球场,然而随着盐埕地区人口逐渐外移,保龄球馆歇业后,台糖遂将三、四楼改为办公室使用,直到2015年台糖迁回桥头办公室。2016年由市府文化局承租,作为共创基地,开始进行内部大改造,2017年3月正式对外营运。

“共创基地”的“共”代表共好、共用、共享、共生;“创”是创意、创作、创业、创新;“基地”则是“稳固根基、在地扎根”的含意。因应跨界、跨领域的时代变迁,共创基地也以创意来设计空间。

空间灵活 创意汇流

共创基地两层楼面积共1,200坪,规划有60间3~15坪大小不等的办公室,以街区式隔间,营造巷弄感;在公共空间中,更设计全景落地窗,可一览高雄港的壮阔港湾景色;一整排面海的个人座位区,提供免费无线网路及插座,可以月租、年租或日租使用。

一整排面海的个人座位区。(方金媛/大纪元)
公共空间采全景落地窗设计,视野开阔。(方金媛/大纪元)

由于旧大楼的高度有限,故特意将天花板拆除,并将三、四楼部分公共空间打通,打造视觉通透性,作为跨楼层的国际级设计艺术专业书墙。

跨楼层国际级设计艺术专业书墙。(方金媛/大纪元)

上、下两个楼层间,不仅可以爬楼梯,还可以溜滑梯、爬钢管,摆脱了制式办公室的僵化氛围,增添空间的活泼和趣味性,让工作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共创基地上下两个楼层,不仅可以爬楼梯,还可以溜滑梯。(方金媛/大纪元)

共创基地里还规划有“共议空间”、“共学教室”与“共享食堂”3个机能性场域。“共议空间”为企业级会议空间;“共学教室”适合举办讲座、课程、研讨会、发表会等;“共享食堂”是进驻者平时用餐和交流场所,也是厨艺教室与餐饮品鉴活动的空间。

文化局并将与产业最相关的“驳二营运中心”与“影视暨拍片支援中心”搬迁进入共创基地,并有智慧财产法律专业的律师事务所,以及熟稔创业服务的会计事务所,以“专业邻居”身份进驻,提供最专业直接的服务。

跨界菁英 共享共荣

首波进驻者共有16个单位,包含视觉艺术、建筑、时尚、产品设计、数位内容等,他们怀着不同的梦想,在这里透过交流分享,碰撞出更多的创意和灵感,同时也找到更多的可能及合作机会。

【依璨礼服设计】

“依璨礼服设计”在上海具有相当知名度,创办人吕旻秀回到驳二,成立设计部门,希望培育更多台湾设计人才。

吕旻秀说,驳二是个地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她成立工作室的首选。她说,在申请进驻过程中,让她调整工作态度,也在繁琐的行政流程中,让她更加确认回台湾的初衷。

吕旻秀说,共创基地里悠缓的步调使她心境更容易沉淀,让她的设计更灵动、雅致。在这里也让她认识了许多不同的年轻人,加速了彼此的互动模式。

她说,台湾年轻人具有设计理念,美感强,但是投入的心不够开放,缺乏尝试的勇气。她希望提供自己的空间,让有兴趣的人在这里打好基本功,培养出真正的礼服设计专业。

她也分享,服装能改变气质,设计就是改变生活质量。设计不只是创意或是完成自己,而是要能够符合个人的气质和需求,这才是功夫所在。她希望透过设计让更多人能享受生活美学。

吕旻秀也说,在共创基地,她希望能将回收的服装,透过精致的手工再利用,例如:把牛仔裤改成礼服,或加上刺绣,延长它们的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在这快时尚的时代,她希望大家可以放慢脚步,回看“精美”的价值。“好东西真的可以留下来,老衣柜里祖母的旧大衣,不正是给人很多的惊喜和感动?”她说。

吕旻秀在驳二成立设计部门,希望培育更多台湾设计人才。(方金媛/大纪元)

【odor funder】

“odor funder”创办人洪晟富从小在盐埕长大,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香妆品学系,2015年与伙伴于台中共同创办LFP香料香水实验室,进行客制化香水服务。2016年12月进驻驳二,期望能用气味为品牌打开崭新的行销面向,为艺术创作开启灵感,也能为大众创造前所未有的嗅觉体验,“把记忆,嗅进心里”。

洪晟富说,共创基地提供了许多优势条件,圆了他想回乡创业的梦想。一来可以直接对口驳二的资源,二来有媒体汇聚的效应,能提高曝光度。此外,与客户接洽时,“驳二”的招牌可以提升对方的信任度。

他也说,在共创基地,透过与不同设计厂商的交流,碰撞出许多创意和商机,包括与礼服设计的合作机缘,是进驻前料想不到的。

洪晟富最近为驳二“Mo:毛毛熊特展 Exhibition of love”设计气味,并把气味置入特展的酷卡中,同时在展场提供特制的粉红色香水喷洒,让参观者在离开后,还能对毛毛熊的粉红可爱氛围回味无穷。

“odor funder”希望创造前所未有的嗅觉体验。(方金媛/大纪元)

【一起设计】

“一起设计”团队的成员都是高雄子弟,邱承翰为叁捌旅居负责人,辜达齐和陈佑中皆曾在宜兰田中央建筑事务所服务,擅长老屋再造,曾获2014年ADA新锐建筑奖。该团队目前对基地周围有些想像,例如:持续推动“盐埕水上人家-未来大沟顶”计划,希望从小地方开始,让城市有些改变。

辜达齐说,驳二共创基地“打群架”的概念和“一起设计”的精神契合,希望在这里能与更多人投入在地设计。

他说,共创基地公共空间的设计灵活,上、下楼层打通,可以促进交流;在这里可以认识到跨界工作者,不仅能延伸触角,也能互创商机。此外,共创基地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讲座、分享会,是设计工作者吸收知识很好的管道。

辜达齐也说,因为是新创公司,希望基地能提供财会等专业咨询。陈佑中希望有更多单位进驻,彼此做不一样的事,串门子拼产值,开拓视野,延伸触角。

【滚动绿叶工作室】

“滚动绿叶工作室”为共创基地最年轻的团队,也是2014年驳二青春设计节的参展学生,毕业后于母校和春科大育成中心成立桌游工作室。因为想更直接面对业界挑战,选择离开母校扶持而加入共创基地。

目前团队有5名成员,负责美术设计的杨淑婷说,驳二已成为一个招牌,她的独特性在于来到这里的人或工作者都有确切的方向、目标,是团队想要认识的对象。

她说,在学校创业,接触到的人不多,同质性高,也缺乏经验,所获得的资讯与外界有落差,希望在共创基地能丰富自己的视野,有机会与同业不同的设计师或跨界合作。

她说,共创基地串联不同人才交流、分享的机会,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即时讯息,活动规划也多元化,这些优势,在一般公司单位可能都无法达成。她认为年轻人创业,共创基地是个很好的基点。

滚动绿叶工作室目前已开发的游戏有三款,其中两款获得2014年全国大专校院桌上游戏设计大赛第一名、第二名。

【英华摄影工作室】

陈英华是国内著名的摄影师,2015年获MPA(英国摄影大师协会) 比赛卓越奖。“英华摄影工作室”的进驻者陈品妤为工作室负责人,也是陈英华的女儿,她希望藉由进驻基地寻找合作伙伴,也希望将陈英华婚纱摄影创作的独特技术,分享并传承给年轻一代的摄影爱好者。

品牌总监吕佳家说,驳二是高雄的文创品牌,希望能在这里认识更多有相同理念的艺术家。进驻后,透过跨界交流发现许多可能性,也因为理念相同而产生更多连结。她认为,“共创最大的意义,是让一群对文创有共识的人在一起。”“因为人对了,事情就很容易发展。”她表示,很满意共创基地这样的环境。

吕佳家说,进驻以来,共创基地积极为厂商提供资源和讯息,也鼓励厂商提出创作或展览计划,并给予协助。此外,驳二还有很多天然的优势,例如:海、港口和旧建筑,提供摄影者很大的便利性,也为创作加分不少。

驳二吸纳了海洋的气息,开阔而奔放,也始终走在自己的轨道上,有自己的装扮和味道,设计自己的规则,进行一场和自己竞赛的游戏。◇

责任编辑:叶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