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回应质疑 交通部端前瞻计划报告澄清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7年05月13日讯】交通部今天摊开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中的38项计划报告给媒体见证表示,这是国家关键基础建设。

前行政院长江宜桦成立的长风基金会举行“错误前瞻计划掏空台湾未来”公共政策座谈会,江宜桦说,政府规划计划方式是“匡列了一笔经费,有了钱再想办法花掉”,对未来财政负担及下一代发展有很多不利影响,应有理性讨论空间。

交通部举行记者会,公开38项计划的各式评估报告说,这是做了非常多功课、研究的决定,绝不是外界说的草率定案。

交通部次长王国材说,轨道计划目的为健全全国轨道路网,是未来国家产业、观光发展关键基础建设。

他说,38项轨道计划中,有9项计划业获行政院核定、3项正办理综合规划、14项正办理可行性研究、6项仅编列规划费用、6项是硬体设施升级,无须办理可行性研究,不是没经专业审慎规划。

王国材表示,这些计划都是地方表达强烈需求、争取很久,交通部整体评估认为成熟且无环境影响评估争议下才纳入,如新竹环状轻轨是地方争取20年以上,因评估可改善大新竹、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交通而纳入,其它如基隆轻轨、集集支线改善也是这样。

交通部表示,公路公共运输推动已面临使用率停滞在16%瓶颈,除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与桃园市外,其余县市公共运输市占率都在10%以下,私人运具大量使用造成每年3000人死亡车祸。

王国材说,过去以公车客运为主的思维,须适当提升到服务水准较高的轨道,以前瞻轨道为骨干,加上公车客运无缝接轨,才能突破困境,做为未来国家产业、观光发展的关键基础建设。

被媒体问到这些轨道建设在完成后是否有能力自偿?王国材表示,各地方能自给自足是最好,但公共运输精神还有造桥铺路,具公益性,像大安森林公园,规划时也没人问可否自偿,政府也得负担责任。(转自中央社)

评论